余不足也。

  乱气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问。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东垣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 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俞。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其背之腑俞。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俞。别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脉络经隧之邪。勿误也。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

  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

  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俞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 。错泻四末之 。皆非也。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说。只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俞。不当泻而泻。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苟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东垣曰。三焦元气衰王。黄帝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东垣曰。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曰。夫前阴足厥阴之脉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

  卷二 治例

  伤寒

  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此表热也。阳气下陷入阴分蒸熏。此里热也。

  汗不出。凄凄恶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热恶寒。后 。身热汗出足厥冷。身热而喘。取三间。余热不尽。取曲池。烦满汗不出。取风池、命门。汗出寒热。取五处、攒竹、上脘。烦心好呕。取巨阙、商丘。身热头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热进退头痛。取神道、关元、悬颅。(以上出针经)

  六脉沉细。一息二三至。灸气海、关元。少阴发热、灸太 。

  卷二 治例

  伤寒

  有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背恶寒。口中和。灸关元。

  卷二 治例

  伤寒

  有汗为中风卫病。无汗恶风为寒伤荣。

  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葛根汤。

  卷二 治例

  伤寒

  邪气自表侵里。必先自胸胁。以次入心腹胃。

  胸胁满兼谵语。刺期门。

  卷二 治例

  伤寒

  脏气闭而不流布也。按之痛为小结。不按自痛为大结。

  刺期门。刺肺俞。(严仁庵)妇人因血结胸。热入血室。刺期门。又以黄连、巴豆七粒。

  作饼子。置脐中。以火灸之。得利为度。

  卷二 治例

  伤寒

  胸中气不交也。水火相搏而有声。故咳逆也。

  刺期门。

  卷二 治例

  伤寒

  物聚而满。上为气。下为溺与血。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也。当出不出。

  积而为满。

  中痧腹虚胀。或腹中急痛。刺括委中。或夺命穴等处。

  卷二 治例

  伤寒

  邪气在里。烦为内不安。躁为外不安。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俞穴。

  卷二 治例

  伤寒

  热毒流于下而瘀血者。

  少阴证下利。便脓血者。可刺。阳明病。下血谵语。必热入血室。头汗出者。当刺期门

  卷二 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