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
块。或肿如匏。或痛如掣。以其痛循历节甚如虎咬。名曰白虎历节风
上体痛。宜祛风豁痰。散热微汗。下体痛。宜流湿行气。和血舒风。阴虚则脉弦散。而
重在
宜详辨。如年高举动则筋痛者。是血不能养筋。名曰筋枯。难治。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

<篇名>鹤膝风

属性:鹤膝风乃亏损足三阴经。风邪乘虚而入以致内热食减。肢体挛痛。膝骨日大而上下肌肉枯细
若伤于肝肾者六味地黄汤为主。若见症口干头晕。并用补中益气汤。饮食少。胸膨胀大便泄
。并用六君子汤若欲作脓或溃后十全大补汤。佐以大防风汤初起须用葱熨可以内消脓水清稀
。肌肉不生。并用八珍十全大补汤。脐腹冷疼脚膝无力。头晕吐痰。小便频数。并用八味丸
古方治小儿鹤膝风用六味加鹿茸牛膝共八味不治其风。其意最善小儿非必为风寒湿所痹。多
因先天所禀肾气衰薄阴寒凝聚于腰膝而不解。从外可知其内也。故以六味丸补肾中之水以鹿
茸补肾中之火。以牛膝引至骨节而壮裹撷之筋。此治本不治标之法也 凡肘膝肿痛。臂 细
小者名鹤膝。风以其象鹤膝之形。而名之也或止两膝肿大 腿枯细不能屈伸俗谓之鼓槌风总
由风寒湿三气流注之为病肿痛者必有邪滞枯细者。必因血虚。凡治此者必以养血为主。有风
者兼散风有寒湿者兼去寒湿由邪郁成热者。宜滋阴清火有痢。后而成者此。以泻痢亡阴。尤宜补肾。
如肿硬不痛而色白者此不愈也。
\x屈膝散\x 治鹤膝
何首乌(男便浸晒) 天花粉 荆芥穗 鹿茸(各五钱) 苦参(女便浸晒) 防风 薏苡仁 牛膝(各一钱)
肥皂核肉(一两)共为粗末。每用三钱。同冷饭团四两。牯猪油六钱。粘米。绿豆。各一
撮。水四碗。煎至一碗。分作三次温服。
\x熨药方\x 治寒湿痹痛。麻木不仁。
川乌 草乌 荜茇 甘松 山柰(各五钱)
上为粗末。炒热。布包熨痛处。
一治腿膝背腰胸腹诸痛。用川椒(为末)水姜(切碎等分)葱(三茎)盐(一撮)小麦麸面(四
五合)微火炒热布包熨患处亦效。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

<篇名>痿

属性:丹溪曰。内经谓诸痿起于肺热。又谓治痿独取阳明。盖肺金体燥而主气。畏火者也。脾土性
湿而主四肢。畏木者也。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
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
能为用。而诸痿作矣。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
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
天产属阳。浓味发热。凡病痿者。必淡泊食味。至于食少肌瘦。或泄泻者。虽有内热必
以芳香甘温先复胃气为主则饮食进而痿弱自健。若拘于寒凉。谷气益衰。四末益枯矣。
湿热痿者雨湿浸淫。邪气蒸脾。流于四肢。自觉足胫逆气上腾。或四肢酸软肿痛。或足指麻
木顽痒。小便赤涩脉来沉濡而数此皆湿热在下之故。所谓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
为拘。弛长为痿也。宜升阳燥湿禁用填补之剂。
湿痰痿者肥盛之人湿痰内停。客于经脉。使腰膝麻痹。四肢痿弱。脉来沉滑。此膏粱酒湿之故。宜燥脾行痰。
气虚痿者。因饥饿劳倦。百骸溪谷皆失所养。故宗筋弛纵骨节空虚。凡人病后手足痿弱者。
皆属气虚所谓脾既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而不用也宜补中益气。治痿独取阳明此为气虚者立法也。
阴虚痿者酒色过度。下焦肝肾之火燔灼筋骨。自觉两足极热上冲腿膝酸弱痿软。行步艰
难脉来涩弱。或左脉虽大。按之无力宜补养肝肾。
血虚痿者。凡产后失血后。面色痿黄。手足无力。不能行动者也。宜滋养营血往往用养
血药而痿如故者。脾虚不能生血也。
血瘀痿者。四肢痛而不能运动。致脉涩而芤者宜养血行瘀。
食积痿者。饮食太过。升降失常。脾气不得运于四肢手足软弱或腹膨胀痛或恶心嗳气。宜消导食积。然后补脾。
痢后脚软胫疼。或膝肿者。此下多亡阴所致宜补脾兼升。举之剂间有痢后兜涩太早积瘀
不清。下注隧道而成痿者。此又当行气逐瘀。与前症迥异矣。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

<篇名>腰痛

属性:腰为肾府。肾与膀胱为表里。在经属太阳。在脏属肾气。诸脉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故腰
痛悠悠不止乏力酸软者肾虚也。遇阴雨久坐。则冷痛沉重者。湿也。遇寒而痛。足冷背强者
。寒也。遇热而痛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虚也。劳动则痛者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