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而灸之。此为实实而虚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此仲景伤寒例。

  按明堂针经条下。所说禁忌明矣。内经云。脉之所见邪之所在。脉沉者。邪气在内。脉浮者不渴。欲覆浓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证。皆宜灸之。

  阳气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黄。咽干嗌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证。皆不宜灸。其脉必浮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灾害立生。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或欠或嚏。恶寒。其脉必沉。是脉证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

  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宜灸之。不可拘于面赤色而禁之也。

  卷二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疮

  元戎云。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时方佳。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灸。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半寸浓。正安于疮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又曰。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 。所以不痛。而后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

  不痛而后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 。所以痛。次及将 。所以不痛也。刘氏曰。此谓痈疽初发。宜灸之也。然诸疮患久成漏者。常有脓水不绝。其脓不臭。内无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浓二三分。于疮上着艾灸之。仍服内托之药。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长满矣。至有脓水恶物渐溃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黄、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着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于疮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后隔四五日。

  方用翠霞锭子并信效锭子。互相用之。 入疮内歹肉尽处。好肉长平。然后外贴收敛之药。

  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大抵始发宜灸。要汗下补养之药对证。至灸冷疮。亦须内托之药切当。设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转生他病也。元好问记云。素饮酒。于九月中。患脑之下。项之上。出小疮。后数日。脑项麻木。肿势外掀。疡医遂取五香连翘。至八日不下。而云不可速疗。十八日得脓。俟脓出。用药或砭刺。三月乃可平。四月如故。予记医经云。凡疮见脓九死一生。果如其言。则有束手待毙之悔矣。乃请东垣诊视。且谓膏粱之变。不当投五香。五香已无及。当先用火攻之。然后用药。以大艾炷如两核许者。攻之至百壮。乃觉痛。次为处方云。是足太阳膀胱之经其病逆。当急治以黄连消毒丸。

  身面疣瘤。宝鉴云。艾炷灸十壮。即用醋摩雄黄涂纸上。剪如螺蛳靥大。贴灸处。用膏药重贴。二日一易。候痒折出。纸如豆粉愈。

  卷二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水气

  内经谓经脉满。则脉络溢。络脉溢。则谬刺之。以调其络脉。使形容如旧而不肿。故曰谬刺其处。以复其形。谨按。谬刺谓不分俞穴而刺之也。水热穴论。刺水穴分大法。水溢于表。

  或腹胀。或四肢虽肿。而气稍实。脉浮洪者。宜行此。至病气孤危。脉微弱而四肢小。气盛实者。今人往往谬刺之。祸不旋踵。盖不审经言脉满络溢谬刺之理也。

  卷二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香港脚

  孙真人云。古人无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湿流足胫。房事所致。发明曰。北足之三阴、三阳。是何经络所起。杨太受云。香港脚是为壅疾。当治以宣通之剂。使气不成壅。既成而盛者。砭恶血而去其肿势。经曰。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卷二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喉痹

  原病式曰。痹、不仁也。俗作闭。闭、壅也。火主肿胀。故热客上焦而咽嗌肿胀也。张戴人乳蛾、双乳蛾、单闭喉、双闭喉、子舌胀、木舌胀、缠喉风、走马喉闭。热气上行。故传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为单。一为双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闭喉热结。舌下复生一小舌。名子舌胀。热结于舌中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

  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痹。八名虽详。皆归之火。微者咸软之。大者下散之。至于走马喉痹。生死人在反掌间。砭刺出血。则病已。尝治一妇人。木舌胀。其舌满口。令以 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计所出血几盈斗。刘氏曰。伤寒少阴病。咽痛及生疮。不能言。声不出者。用甘苦辛温制其标病。以通咽喉。至若伤寒伏气内发。咽痛兼下利清谷。里寒外热。面赤脉微弱者。用辛热之药攻其本病。以顺阴阳。利止则水升火降而咽痛自无也。此非杂病一阴一阳结为喉之比。不可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