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回顾。喘息咳逆。呕吐烦满。

  膏肓俞 四椎下。近五椎上。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

  令端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毋令摇动取之。铜人。灸百壮。多至五百壮。当觉砻砻然似水流之状。亦当有所下。若无停痰宿饮。则无所下也。如病患已困。不能正坐。当令侧卧。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又当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四穴中取一穴。又灸足三里以引火气。实下。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传尸骨蒸。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发狂健忘。痰病。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有疾。求医于秦。秦使医缓(秦医名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浓为之礼而归之。孙思邈曰。时人拙。不能得此穴。所以宿 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按先儒谓左氏失之诬。其所载固未足信。而思邈所讥。恐未中理。何者。如使天下无不可医之论有为而发也。又按肓、鬲也。心下为膏。又曰。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又曰。膏、连心脂膏也。

  杨文懿文集云。周官论医事。以十全为上。失一二三为次之。十失四为下。吾尝疑之。

  夫疾者三四。则皆失之矣。果孰为上下乎。

  神堂 五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铜人。针三分。灸五壮。明堂。

  灸肩膊内廉。侠六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正坐取之。以手重按病患。言应手风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寒疟。背闷气满。腹胀气眩。胸中痛引腰背。腋拘胁痛。目眩目痛。鼻衄喘逆。臂膊内廉痛。不得俯仰。小儿食时头痛。五心热。

  鬲关 七椎下。两旁相去脊中行各三寸陷中。正坐开肩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背痛恶寒。脊强俯仰难。食饮不下。呕哕多涎唾。胸中噎闷。大便不节。小便黄。

  魂门 九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外台云十椎下。铜人。针五分。

  灸三壮。主尸厥走疰。胸背连心痛。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

  阳纲 十椎下两旁相去脊中行各三寸。正坐开肩取之。外台云十一椎下。铜人。针五分。灸。不嗜食。怠惰。

  意舍 十一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正坐取之。外台云九椎下。铜人。针五分。灸五十胀。大便滑泄。小便赤黄。背痛恶风寒。食饮不下。呕吐。消渴。身热目黄。

  胃仓 十二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正坐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五十壮。甲乙。

  三壮。主腹满虚胀。水肿。食饮不下。恶寒。背脊痛。不得俯仰。

  肓门 十三椎下。两旁相去脊中行各三寸陷中叉肋间。与鸠尾相直。正坐取之。铜人。

  灸三十壮。针五分。又云。灸二壮。主心下痛。大便坚。妇人乳疾。

  志室 十四椎下。两旁相去脊中行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明堂。

  逆。两胁急痛。霍乱。

  胞肓 十九椎下。两旁相去脊中行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五七壮。

  明堂肿。

  秩边 二十椎下。两旁相去脊中行各三寸陷中。伏取之。铜人。针五分。明堂。灸三壮。针三分。主五痔发肿。小便赤。腰痛。

  或曰。太阳膀胱行背第二行。自大杼至白环俞十七穴。云第几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第不应。太近椎也。曰旁者。指第二第三行 穴。皆在脊之旁也。按滑氏云。自大杼至白环诸穴。并第二行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歌云。自从大杼至白环。相去脊中三寸间。夫既曰脊中。则自脊骨中间量取。而非骨外量取明矣。又按背部穴共五行。督脉在中。太阳经四行在两旁。其穴又皆揣摩脊骨。各开取之。如瘦人骨露易取。肥人脊隐难摸。取穴多不得其真。须先将瘦人量取定。将瘦人同身尺寸。自某处起至本处是穴。然后将肥人同身尺寸若干。亦自某处起量至某处是穴。假如取膏肓穴。先将瘦人揣摸。得四椎下五椎上。用墨点记。却将稻秆心一条。自结喉下围转到墨点处。截断稻秆两头。用瘦人中指两文角寸法。量得此稻秆二十一寸强。又别将稻秆一条。量取肥人中指节两文头寸法。二十一寸强截断。自肥人结喉下围量至稻秆并头尽处。用墨点记。即是膏肓矣。余仿此。或曰。素问论五脏俞。灸之则可。

  刺之则不可。故王焘亦以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取灸而不取针。盖亦有所据也。而铜人、明堂、千金诸书。于五脏俞穴。针灸并载何如。曰。按素问血气形志论及遗篇俱论脏俞刺法。以是知素问非成于一人之手也。如背俞止针三四分。汉书所载魏、樊阿得针法于华佗。其刺胸背。深入二三寸。巨阙、藏俞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