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入鼽(《灵枢》作 字),属目
内,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相并相还,则为濡(一作深)目,气不营则目不合也。
曰∶气独行五脏,不营六腑何也?曰∶气之不行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
外濡腠理。
曰∶跷脉有阴阳,何者当其数?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其阴(一本无此二字)当
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
难经曰∶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
行,入喉咙,交贯冲脉。此所以互相发明也。又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
溉灌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又曰∶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自冲
脉以下是谓奇经八脉)。又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阳维维于
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为病腰腹纵容,如囊水之状
(一云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状)。此八脉之诊也。(维脉带脉皆见如此,详《素问》
痿论及见于《九卷》)



<目录>卷二

<篇名>脉度第三

属性:黄帝问曰∶愿闻脉度?岐伯对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之六

足,长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长六尺五寸,六六合三丈六尺,五
六三尺,凡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合一尺,凡一丈五
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合八尺,二五合一尺,凡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
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孙络之盛而有血者疾
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目录>卷二

<篇名>十二经标本第四

属性:黄帝问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其气内循于
五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于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
,外内相贯,如环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
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经之气街者
,能知解结,绍于门户。能知虚实之坚濡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
天下也。岐伯对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悉言之∶
足太阳之本,在跟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 与舌下两脉。
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千金》云∶窗笼者,耳
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
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上颊颃颡。(《九卷》云∶标在人迎颊上侠颃颡。)
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 。
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四寸之中,标在背 与舌本。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千金》云∶命门在心上一寸)。
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三寸(一作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 。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腋下合钳上。
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下内动脉是也。
手少阳之本,在兑骨之端,标在背 。
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标在腋下三寸。凡候此者,主下虚则厥,下盛则热
,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
引而起之。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 气有街。故气在头者,上(
一作止,下同)之于脑。在胸中者,上之膺与背 。气在腹者,上之于背
,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 者,上之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
,必先按而久存之
。积不痛者,难已也。



<目录>卷二

<篇名>经脉根结第五

属性:黄帝曰∶天地相感,寒热相移,阴阳之数,孰少孰多?阴道偶而阳道奇,发于春夏,阴
气少而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阴气盛阳气衰,故茎叶
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离,何补何泻?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
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要,在于终始,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
终始,针道绝矣。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颃颡,颃颡者钳大,钳大者耳也。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肉节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