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中有热,则
鱼际之络赤。其暴黑者,久留痹也。其有赤有青有黑者,寒热也。其青而小短者,少气也。
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
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能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
手兑骨掌热,虚则欠KT (音掐开口也),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在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实
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腕后一寸,别走太阳。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
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实则
筋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 ,上曲颊遍
齿。其别者入耳,会于宗脉。实则龋(音禹)齿耳聋,虚则齿寒痹鬲,取之所别。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实则肘挛,虚则不收,
取之所别。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窒鼻(一云鼽窒)头背痛,虚则鼽
衄,取之所别。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别走厥阴,并经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取之所别。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
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颠狂,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
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
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癃闭,虚则腰痛,取之所别。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上睾,结于茎。其病
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瘙痒,取之所别。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侠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
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九墟》无此九字),取之所别。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脉皆纵,此脉若罗
络之血者,皆取之。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
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黄帝问曰∶皮有分部,脉有经纪,愿闻其道?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
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十二经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
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
,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杼(一作持),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外,以渗于内也。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于
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部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此十二
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
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淅然起

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 破,毛直而败也。曰∶十二部,其生病何
如?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
脉满则入舍于腑脏。故皮有分部,不愈而生大病也。
曰∶夫络脉之见,其五色各异,其故何也?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曰∶经之常色
何如?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曰∶其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曰
∶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
(音皋),淖 则黄赤。此其常色者,谓之无病。五色俱见,谓之寒热。
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味、五时、五位。外有六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