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白肉际灸随年壮甚验若双 灸两处
阴肿欲溃 灸足大拇指本节横纹中五壮一云随年壮
阑门 在阴茎根两旁各开三寸灸二七壮治木肾偏坠 一法于关元旁相去各三寸青脉
上灸七壮
一法令病患合口以草横量两口角为一折照此再加二折共为三折屈成三角如△样以上角安脐
中心两角安脐下两旁当两角处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即两穴俱灸艾炷如麦粒十四壮
或三七壮即安
阴痿
命门 肾俞 气海 然谷 阳谷
阴挺
曲泉 太冲 然谷 照海
阴缩
中封
茎中痛
列缺 行间 阴陵泉
痔漏
命门 肾俞 长强(五痔便血最效灸随年壮) 三阴(痔血) 承山(久痔) 阳谷 太

凡痔疾肿大热甚者先以槐柳枝煎汤乘热熏洗过后用壮盛男子篦下头垢捏成小饼约浓一分
置痔
上又切独蒜片浓如钱者置垢上用艾灸二七壮或三七壮无不消散 又法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
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若有二三个者根据前逐个灸之神效
脱肛
百会(三壮) 此属督脉居巅顶为阳脉之都纲统一身之阳气凡脱肛皆因阳气下陷经云
下者举之
故当藉火力以提之则脾气可升而门户固矣小儿亦然
胃俞 长强
又有洞泻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内服温补药自愈
少腹外肾痛
丘墟



<目录>卷之四

<篇名>妇人症略

属性: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调经种子胎前产后与男子异其同者已具见于各条其异者自当别
为表着易
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干道成男坤道成女男秉干道之阳其性刚而明女秉坤道之阴其性柔而晦故其
生病也大半由于七情郁结中气不能舒畅气不舒则血遂不能循行无滞气血交病因致月事失常崩
带瘕之病作冲任之脉有伤生化之机日薄是故苗而不
秀秀而不实甚至终身不孕者有之而且积忧生热积热生痰延及虚劳者有之沈谧云妇人女子
之病
常浮于男子什九其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者寡欲诊问而识所因盖亦难矣经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
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百病皆生于气女子善
怀气病为多气病而血未有不病者今特取妇科之要者数则详述于后
一月经不调血结经闭岐伯曰女子二七肾气盛齿更发长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
以时下月
者以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也经常也行有常期而不失其候也内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
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东垣先生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哉是言也
窃谓心
脾和平则经候如常苟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
如经行头晕肝伤风动也经乃欲行腹中绞痛者血涩也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上为乳汁下为月
水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故女子不月
其传为风消又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薜立斋云女
子不月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伤而
血耗损者有因胃火而血消烁者有因脾胃损而血少者有因劳伤心而血少者有因怒伤肝而血少者

因肾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而闭者治宜察脉辨症各随其所因而调之经所谓
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
精是也
一妇人血崩症状非一所感亦异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又云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
内溢产实
分阴崩阳崩受热而赤谓之阳崩受冷而白谓之阴崩薛氏云有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源或因肝经
有火血得热而下行或因肝经有风血得风而妄行或因怒动肝火血热而沸腾或因脾经郁结血伤而
不归经或因悲哀太过胞络伤而下崩治疗之法当各随其经之所病东垣丹溪诸先生云凡下血症须
用四君子以收功斯言厥有旨哉
一淋带赤白经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又曰脾传之肾名曰疝瘕小肠冤
结而痛出
白一名曰蛊所以为带下冤结也产宝带下三十六疾乃十二 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病也
陈自明云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入胞门传于脏腑而致之肝病色HT 如青泥心病色
如红
津肺病形如白涕脾病形如烂瓜肾病黑如HT 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病生于此故名为带然亦不全
拘于带脉徐用诚先生云白属气赤属血东垣先生云血崩久则亡阳故白滑之物下流亦有湿痰流注
下焦或肾肝阴淫之湿胜或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为筋痿症之所受不同而治
亦各异也崔氏四花穴治赤白带如神撮要取中极白环俞各灸十五壮肾俞灸随年壮海藏谓带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