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噤口痢有乍作乍止为
休息痢此为感有轻重积有浅深症有顺逆治分气血丹溪谓白痢气病由大肠来赤痢血病由小肠来
赤白相兼气血俱病通考古今治痢者皆曰热则清之寒则温之初起热甚则下之有表症则汗之小便
赤涩则分利之此五者举世信用奉为准绳不知五法之中可用者一忌用者四倪氏发明四忌之义谓
一忌温补痢之为病由湿热蕴积胶滞于肠胃之中初病即投温补将邪气补实肠胃之热益炽内攻脏
腑至于不可救疗者比比然也一忌大下痢因邪热胶滞肠胃而成与沟渠壅塞相似惟用药磨刮疏通
则愈若大下之譬如以清水荡壅塞之渠塞必不可去徒伤胃气损元气而已迨正伤邪盛饮食不进而
成噤口鲜有不即于危亡者也一忌发汗痢有身发寒热头痛目眩者此非外感乃内热熏蒸自内达外
虽有表症实非表邪也若发汗则耗其正气而邪气得以肆行且风剂燥热愈助热邪表虚于外邪炽于
内若此而生者幸而免尔一忌分利小便利小便治水泻之良法也痢本因邪热滞下津液枯涩而成复
利其小水则津液愈枯涩塞愈盛遂至缠绵不已是则分利之过也学人知所忌则知所治矣灸家取穴
乃引火化气一法非若乱投热药以火救火至烂人肠胃而罔顾也
一泄泻即古之所谓下利也丹溪云有湿有气虚有痰火食积戴复庵云泻水腹下痛者湿也
饮食入
胃辄泻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泄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

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又湿多成五泄戴云飧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溏泄者渐下污积粘
垢湿兼热也 泄者所下澄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濡泄者体重软弱泄下多水湿自甚也滑泄者久
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又云饮食不化色黄者胃泄也腹胀满泄注食即呕逆者脾泄也食已窘迫大
便色白肠鸣切痛者大肠泄也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小肠泄也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者大
瘕泻也诸泄泻小便不利者先分利之若食积痛泻必当先推荡其食老人虚泄当益其脾病后作泻宜
调其胃求其所因而治之又不得谓诸泻利之必利小便也
一黄胆症由湿热熏蒸而成名分五疸症各不同一日黄汗汗出染衣色如柏汁一日黄胆身
目皆黄便
黄无汗一曰谷疸因饮食伤脾而得一日酒疸因酒后伤湿而得一曰女劳疸因色欲伤阴而得总之不
出阴阳二症阳症多实多热阴症多虚多寒罗谦甫辨之详矣
一消渴有上中下之分大渴引饮随饮随渴病在肺名曰上消多饮善饥不为肌肉病在脾名
曰中消小
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目焦日渐消瘦病在肾名曰下消经曰二阳结谓之消又曰二阳之病
发心脾其传为风消又心移寒于肺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勿泥丹溪五疸同

而不分辨也
一痰饮二者略有不同饮由饮食停积其病全在脾胃痰则随气变化无处不有古人云痰生
百病谓百
病皆足以生痰非谓百病之由痰而生也故知痰之为病不由一因有因外感而生者有因内伤而起者
诚知外感者何气迎其机而导之邪退则痰自平矣起于内伤者何病察所伤以调之气化则痰亦化矣
若见痰治痰而谓痰消病自愈者则吾未之闻也
一不寐者有邪实内扰而神不安有正虚真阴不足而神不守舍病虽有不同惟邪正二字皆
足以该之
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气
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卫气留久于阴故卒然多卧
一怔忡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安者是也惊者心忽外有所感动卒然而惊懊
者郁闷之
貌情不舒畅愦然无奈比之烦闷而甚也悸者心有所恐时怯怯如人将捕 之心虚胆怯之所致也若
恐惧
则与悸相似而健忘则又为心脾二经之不足矣梦魇者心肾不交精神散越宜滋养心肾自安



<目录>卷之三

<篇名>身部证治

属性:胸满
期门 至阳
胸背切痛
风门 期门 少府
胸胁支满
侠溪
胸胁疼
膈俞 支沟 邱墟
胸膈痰壅
公孙
胁痛 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急以热汤浸两手足频频易之
气海 关元 期门 阴窍
左胁积痛
肝俞 此穴若同命门一并灸两目昏暗者可使复明
两胁胀满
胆俞 意舍 阴陵泉
腹硬
期门
龟背
肩中俞 肾俞 膏肓 曲池 合谷
鸡胸
中府 膻中 灵道 足三里
腰背重痛
腰俞 大肠俞 膀胱俞 身柱 昆仑
灸腰痛不可俯仰令患人正立以竹杖拄地量至脐中用墨点记乃用量脊中即于点处随年
壮灸之灸
讫藏竹杖勿令人知
背上冷痛
神道
腰挫闪痛起止艰难
脊中 肾俞 命门 中膂内俞 腰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