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遍满胸堂。皆逆气也。
左手太阳浮大男。右手太阴沉细女。诸阳为男诸阴女。指下分明须记取。
李 范曰。前有左疾为男右为女之句。后有弦紧牢强滑者安。沉细而
微归泉路之辞。此言左手太阳浮大男。正合妊娠经旨。至于右手太阴
沉细女。似有可疑。盖妊娠之脉。当现滑数。若沉细。则气血俱衰。安得有
娠。借以右手属阴。阴脉沉主生女。亦当曰沉而石。始可望其女胎之有
成。予僭之以为右手太阴沉石女。愚按脉赋亦云。太阴洪而女孕。 范
之言当矣。愚谓两太阳俱在左。言左手太阳浮大男者。谓左寸与左尺
俱浮大也。两太阴俱在右。言右手太阴沉细女者。谓右寸与右关俱沉
细也。夫浮大为阳。两太阳俱浮。是诸阳为男矣。沉细为阴。两太阴俱沉
细。是诸阴为女矣。然此诀之所谓沉细。不过为右手之寸关而言。非六
部俱沉细也。亦不过言沉细。非若末后所言沉细而微也。何必改细为
大也。
三部沉正等无疑。
脉经云。左右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不绝者。妊娠也。今诀无左右字。并
浮字。非违经旨。乃限于七字成文而略之也。盖云若诊左右三部浮沉
正等者。则为胎脉无疑矣。
尺内不止真胎妇。
经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即赋
中所云尺中不绝。胎脉方真。
夫乘妻兮纵气雾。妻乘夫兮横气助。子乘母兮逆气参。母乘子兮顺气护。
李 范释云。阴阳配合。二气交感。若阴血先至阳精后冲。纵气来乘如
雾露之降。血开裹精。阴外阳内。阴包阳胎。此谓夫乘妻兮纵气雾。则男
形成矣。若阳精先入。阴血后参。两旁横气之来佐助。而精开裹血。阴内
阳外。阳包阴胎。此谓妻乘夫兮横气助。则女形成矣。男形之成。则子乘
母为逆气相参合也。女形之成。则母乘子为顺气以相护卫也。凡胎气
聚必纵横顺逆。四气以荣养。方成胎而为男女。李氏之言如此。又成自
明释曰。纵者。夫乘妻也。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即鬼贼脉也。纵气雾。雾者
露也。又上下也。夫之阳气。乘妻之阴气。二气上下。相逐如雾。润结子也。
横者。妻乘夫也。谓两傍横气相佐助也。逆者。子乘母也。谓子气犯母。气
相乘逆行之气相参合也。顺者。若母气乘于子气为顺气。相护卫也。凡
胎聚纵横逆顺。四气以荣养。方以成形也。成氏之言如此。观二氏之说。
皆不明了。李氏以夫妻子母属于人身。以纵横顺逆属于精气血。与前
诀左手带纵。右手带横。左手脉逆。右手脉顺等语。不相符合。成氏之言
虽是。惟于左手带纵一句之释为当。其后三句。又与理不相合。无怪乎
于圣贤精微之理。愈晦而不明。后之学人。望洋而退耳。不知此四句。乃
叔和正恐前文纵横逆顺之说难明。故又以夫妻子母以自释之耳。其
意盖曰。予前所谓左手带纵两个男者。何也。谓夫乘妻也。何谓夫乘妻
也。谓水行乘火。金行乘木也。何谓水行乘火。金行乘木也。谓左手寸脉。
当浮洪而反沉滑。左手关脉。当弦长而反涩短。是为鬼贼之脉。乃夫乘
妻也。左手二部。若见如是之脉。即为之纵。纵者当产二男。予前又云。右
手带横一双女者。何也。谓妻乘夫也。何谓妻乘夫也。谓木行乘金。水行
乘土也。何谓木行乘金。水行乘土也。谓右手寸脉。当浮涩而反弦长。右
手关脉。当缓大而反沉小。是为所胜之脉。乃妻乘夫也。右手二部。若见
如是之脉。即谓之横。横者当产二女。予前又云。左手脉逆生三男者何
也。谓子乘母也。何谓子乘母也。谓土行乘火。火行乘木。木行乘水也。何
谓土行乘火。火行乘木。木行乘水也。谓左手寸脉。当浮洪而反缓慢。左
手关脉。当弦长而反浮洪。左手尺脉。当沉滑而反弦长。是为已生之脉。
乃子乘母也。左手三部。若见如是之脉。即谓之逆。逆者当生三男。予前
又云。右手脉顺产三女者。何也。谓母乘子也。何谓母乘子也。谓土行乘
金。火行乘土。水行乘木也。何谓土行乘金。火行乘土。水行乘木也。谓右
手寸脉。当浮涩而反缓大。右手关脉。当缓大而反洪数。右手尺脉。当沉
滑而反弦长。是为生已之脉。乃母乘子也。右手三部。若见如是之脉。即
谓之顺。顺当产生三女。噫。此乃叔和独得之妙。发前人所未发。故反复
言之。欲以开后人之眼目。何妨自我作古。而戴起宗之流。不能明析此
理。而反诋其脉经所无。俱为改头换足。何其有面无目。有目无心也。予
为是诀横于胸者数十载。今方得详明释之。愿后之学人。当潜心圣贤
之教。勿为邪说所误可也。
按仲景全书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