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x
治复之法,但当助其本气,惟热燥之气有余,或当折之,或当助之也。酸者,木之味,寒者,水之气,
治以酸寒,助木气也。恐
寒气之过甚,则佐以甘,恐酸味之过甚,则佐以辛,夫治以酸寒者,乃以酸泻之。泻,舒也。下泻仿此。佐
以甘辛者,乃以甘缓之。酸寒而但曰酸,甘辛而但曰甘,省文也。此治厥阴之复,助之而不折之也。
\x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 之。\x
咸者,水之味;寒者,水之气。治以咸寒,折火气也。火气过虚,则佐以苦,苦为火味,以助火也。火
气过盛,则佐以辛,辛为金味,以生水也。或以甘泻之而平其水,或以酸收之而生其火。夫
佐以苦辛者,辛苦乃所以发之;治以咸寒者,乃以咸折之。此治少阴热气之复,或助之而或折之也。
\x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x
苦为火味,热为火气,治及苦热,助土气也。火气不足,则佐以酸,木生火也。火气过甚,则佐以辛,
金生水也。夫治以苦热者,乃以苦泻之,以热燥之,土湿则燥之,土燥则泄之。此治太阴之复,
助之而不折之也。
\x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 之,以酸收之,辛苦\x
\x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x
治以咸冷,折火气也,火气过虚,则佐以苦,火气过盛,则佐以辛,或以咸 之而泄其火,或以酸收之
而生其火。夫佐以苦辛者,辛苦乃所以发之。辛,金味也;苦,火味也。申明辛苦发之,乃发不远热也。发不
远热,则用其热以助火。无犯温以凉治之法,少阳少阴,皆属于火,故此治佐之法,与少阴同。
\x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甘补之。\x
甘补之甘,旧本讹酸,今改。辛为金味以助金。温为火气以折金。治以辛温,金气平矣。苦为火味以
折金,甘为土味以生金。佐以苦甘,金气平矣。或金气有余,则但以苦泄之,以苦下
之。金气不足,则但以甘补之。此治阳明燥气之复,或折之而或助
之也。
\x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x
咸为水味,以助水;热为火气,以温寒。治以咸热,助水气也。水气盛,则佐以甘;水气虚,则
佐以辛。水得其平,无容补泻,则但以苦坚之,水寒而济以火味,水火既济,则坚固也。此治太阳之
复,助之而不折之也。
\x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x
\x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x
\x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x
强,如字。总结上文诸胜复之治,而言治之大体如是也。
\x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x
承上文胜复,而问胜气居上,复气居下,气之上下,在于人身,发为民病,何谓也。
\x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x
\x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x
\x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x
\x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x
分,去声。《阴阳系日月》论云∶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天为阳,地为阴。正月六月,主
足之少阳;二月五月,主足之太阳;三月四月,主足之阳明。是人身三阳之气,主岁半以上,故曰身半以
上,其气三矣。天为阳,乃天之分也。天分,则天气主之。又云∶七月十二月,主足之少阴;八月十一月,
主足之太阴;九月十月,主足之厥阴。是人身三阴之气,主岁半以下。故曰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为阴,
乃地之分也。地分,则地气主之。身半以上之三气,名曰少阳太阳阳明;身半以下之三气,名曰少阴太阴厥
阴。是以三阳三阴之名,而命身半以上,身半以下之气也。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足太阳之脉,起于
目内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 中。是
三阳者,天之分也。其经脉之气,皆起于上。足少阴之脉,起于足小趾之下;足太阴之脉,起于足大趾之
端;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是三阴者,地之分也。其经脉之气,皆起于下。是以在上在下之气,
而命经脉循引之处也。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后可言其内外上下之病。人身天枢之穴,居脐之上,对腰之
中,故申明身半以上,身半以下之半者,所谓天枢也。故身半以上之阳气胜,而身半以下俱病者,其病在地。
以地名之。身半以下之阴气胜,而身半以上俱病者,其病在天,以天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