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584-黄帝内经太素-第70页

间各一, 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 ,竹尸反,此 经音低,尾穷骨,从骨为正。大椎至 二十一节,有二十间,间有一穴,则二十六穴也。《明堂》
从兑端上项,下至喑门,有十三穴,大椎以下,至 骨长强,二十一节,有十一穴,凡二十四穴,
督脉气所发。与此不同,未详也。平按∶《素问》至尻下无“二十节间各一”六字,有“尾及旁 十五穴至”七字。)任脉之气所发者十八穴∶喉中央二,(廉泉、天突二穴也。平按∶《素问》
十八作二十八,中央二下有“膺中骨限中各一”七字。)鸠尾下三 寸,胃腕五寸,胃腕以下下至横骨八寸一一,腹脉法。(鸠尾以下至横骨一尺六寸,寸有一穴,
有十六穴。并以前有一十八穴也。《明堂》中央任脉气所发穴合有二十六,此经从旋机以下至庭 中□穴,合□六,此经从旋机以下至横骨虽发□,下分寸复与《明堂》不同,亦未详也。平按∶《素问》
胃腕作胃脘,八寸作六寸,一一作半一。)五脏之输各五,凡五十穴。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 脉各一,(五脏之输,有二十五,两箱合论,故有五十。足少阴至舌下一穴,亦不与《明堂》同。
厥阴毛中急脉,当是同骨,故有五□□。平按∶《素问》无“五脏之输各五凡五十穴”十字,有 “下阴别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龈交一。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
侠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五十一字,在“足少阴”上。)手少阴各一,阴阳乔 各一,手足诸鱼际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手少阴左右二穴。阴乔所生照海,阳乔所起申 脉,左右四穴。手鱼际、足鱼际足太阴脉太白二□,□十穴。总二十六脉,有三百八十四穴。此 言三百六十五穴者,举大数为言,过与不及,不为非也。三百八十四穴,乃是诸脉发穴之义,若准 《明堂》,取穴不尽,仍有重取,以此。)
<目录>卷第十一·输穴<篇名>骨空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骨空论》篇。自督脉起少腹至治督脉,
见《甲乙经》卷二第二,又见本书《督脉》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 出、头痛、身重、恶风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风为百病之源,风初 入身凡有五种∶一者振寒,二者汗出,三者头痛,四者身重,五者恶风寒。□观虚实,取之风府。
风府,受风要处也。平按∶《素问》无于岐伯三字,恶风寒作恶寒。注观上所缺一字,谨拟作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谓眉鬓落,大风病也。在上椎者,大椎上入脑户而至 风府。)大风汗出,灸 , 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 , 应手。从风增 风,刺眉头。(上 ,一之反,下 ,火之反,谓病声也。风起则风病发,故曰从风,皆取于攒 竹也。平按∶增风《素问》作憎风。)失枕,在肩上之横骨间。(失枕为病,可取肩上横骨间,谓 柱骨间。平按∶《素问》无之字。)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除 络季胁引少腹而痛。(折使 中也,谓使引臂当肘,灸脊中,除 络季胁与少腹相引痛病也。平按∶《素问》 上无除字。)
胀,刺 。( 在足太阳,故大肠胀,刺 也。)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九 与 痛上,九 在腰尻分间。(八 与腰输为九 ,此经 字音聊,空穴也。平按∶《素问》九 均 作八 。)鼠 寒热,
还刺寒府,寒府在膝外解营。(寒热府在膝外解之营穴也,名曰HT 关也。 音漏也。平按∶膝上 《素问》有附字。)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凡取膝上外解使拜者,屈膝伏也。
取涌泉者,屈膝至地,身不伏为跪也。平按∶使之跪下《素问》有“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 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
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 反折”凡八十一字。)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骨中,尻下大 骨空中也。下入骨空中,女子系尾穴端,男子循阴茎也。平按∶《素问》督脉下有者字,起下有于 字。)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 ,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 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督脉络也。绕阴器合于纂间,绕纂后复合,然后亦分为二道,绕 至 足少阴及足太阳二络,合足少阴之经,上阴股后廉,至脊属肾,寻足太阳脉,从颃颡上至目内 而出也。)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其男子,
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从目内 出已,两道上额,至顶上相交已,左右入脑中,还出两箱别 下项,各循肩 之内,侠脊下至腰中,各循脊膂,还复络肾,从颃颡出兑端,上鼻上,下项,下 至骨,气发于穴,余行之处,并不发之穴也。平按∶《素问》颠作巅,络肾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