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为疼。与浊阴上逆。格邪在胸而满相同。故俱用人参姜枣助阳。而以茱萸之苦温。
下其浊阴。此则吐逆。明是胃家寒重。以致吐逆不已。故不
用参。专以干姜理中。半夏降逆。谓与前浊阴上逆者。寒邪虽同。有高下之别。特未至
格邪在头在胸。则虚亦未甚也。
\x半夏干姜散方\x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病患(寒邪抟饮。结于)胸中(阻其呼吸往来出入升降之机。其证)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
哕不哕。(寒饮与气。相抟互击。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以致)彻心中愦愦
无(可)奈(何之状。而不能明言)者。(以)生姜半夏汤主之。
此为寒邪抟饮。似喘似呕似哕而实非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喘呕哕。俱上出之象。今有其象。而非其实。是膈上受邪。未攻肺。亦
不由胃。故曰胸中。又曰、彻心中愦愦无奈。彻者。通也。谓胸中之邪既重。因而下及
于心。使其不安。其愦愦无可奈何也。生姜宣散之力。入口即行。故其治最高。而能清
膈上之邪。合半夏并能降其浊涎。故主之。与茱萸之降浊阴。干姜之理中寒不同。盖彼
乃虚寒上逆。此惟客邪抟饮于至高之分耳。然此即小半夏汤。彼加生姜煎。此用汁而多。
药性生用则上行。惟其邪高。故用汁而略煎。因即变其汤名。示以生姜为君也。
\x生姜半夏汤方\x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
夜一。呕止停后服。
(彼夫初病。形气俱实。气逆胸膈间。以致)干呕(与)哕。若手足厥者。(气逆胸
膈。不复行于四肢也。以)橘皮汤主之。
此为哕之不虚者而出其方治也。古哕证即今之所谓呃也。要知此证之厥。非无阳。
以胃不和。而气不至于四肢也。
\x橘皮汤方\x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更有胃虚而热乘之。而作)哕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
此为哕逆之挟虚者。出其方治也。
徐忠可云、此不兼呕言。是专胃虚而冲逆为哕矣。然非真元衰败之比。故以参甘培
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亦由上焦阳气不足以御之。乃呃
逆不止。故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固受气于中焦。而中焦
亦禀受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x橘皮竹茹汤方\x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总而言之。病证不同。而挈要之道。在气则曰阴阳。在身则曰脏腑。)夫六腑(之
)气(阳也。阳气虚)绝(不温)于外者。手足(无阳以运之。则时觉畏)寒。(胸中
无阳以御下焦之阴。则呕吐哕之类。皆为阴逆)上气。(且)脚(下无阳气之运而生寒。
寒主收引而为)缩。五脏(之)气(阴也。阴气虚)绝(不守)于内者。(则下)利不
禁。下(利之)甚者。(阴脱不随阳气以营运。则)手足不仁。
此提出脏腑以阳绝阴绝。为危笃证指出两大生路。总结上文呕吐哕等证。并起下文
利证。此于上下交界处着神。
沈自南云、六腑为阳。气行于外。盖胃为众腑之原。而原气衰。阳不充于四肢。则
众腑之阳亦弱。故手足寒。上气脚缩。即阳虚而现诸寒收引之象也。诸脏属阴。藏而不
泻。然五脏之中。肾为众阴之主。真阳所寄之地。但真阳衰微。则五脏气皆不足。胃关
不阖。泻而不藏。则利不禁。而下甚。甚者。阳气脱。而阴血痹着不行。故手足不仁。
此仲景本意。欲人治病以胃肾为要也。
(下利证有重轻。当以脉别之。假如)下利脉沉(者主里。)弦者。(主急。见是
脉者。则知其里急)下重。脉大者。(为邪盛。又为病进。见是脉者。)为未止。(微
弱者。正衰而邪亦衰也。数者。阳之象也。)脉微弱(中而见)数者。(则)为(阳气
将复。故知其利)欲自止。虽(下利以发热为逆证。而既得微弱中见数之脉。邪去正复。
)发热(必自已而)不死。
此以脉而别下利之轻重也。内经以肠 身热则死。寒则生。此言虽发热不死者。以
微弱数之脉。知其邪去而正将自复。热必不久而自退。正与内经之说相表里也。
下利手足厥冷(阳陷下。不能行于手足也。)无脉者。(阳陷下。不能充于经脉也。
)灸之。(起陷下之阳。手足应温。而竟)不温。(然手足虽不温。而犹望其脉还为
吉兆。)若脉(亦)不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