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喘者。(是下焦之生气。不能归元。而反上脱也。
必)死。(所以然者。脉之元始于少阴。生于趺阳。少阴趺阳。为脉生始之根。少阴脉
不至。则趺阳脉不出。故少阴在下。趺阳在上。故必)少阴(上合而)负(于)趺
阳者。(戊癸相合。脉气有根。其证)为顺也。(其名负。奈何。如负戴之负也。)
此言下利阳陷之死证。而并及于脉之本原也。
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未能即愈。若)有微热而渴。
(则知其阴阳和也。)脉弱者。(则知其邪气去也。见此脉证。)今自愈。
下利脉数。(为热利也。若身无大热。止)有微热汗出。(其热亦随汗而衰矣。)
今自愈。设脉紧(者。为表邪未衰。故)为未解。
下利(以见阳为吉。若)脉数而渴者。(是阳能胜阴。)今自愈。(表和热退。
而脉数与渴。)设不瘥。必圊脓血。以(里)有热(反动其血)故也。(下利。脾病也。
弦。肝脉。脾病忌见肝脉。若)下利脉反弦。(似非美证。但弦中浮而不沉。兼见外证
)发热身汗者(其弦不作阴脉看。与脉数有微热汗出一例。当自)愈。
下利(而失)气(不已)者。(是气滞而乱。又在寒热之外。但)当利其小便。(
小便利。则气化而不乱矣。)
下利(属寒者。脉应沉迟。今)寸脉反浮数。(其阳强可知)尺中自涩者。(其阴弱
可知。以强阳而加弱阴。)必圊脓血。
前章既言下利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此六节即承前意而言脉证或有参
差。其内邪喜于外出。则一理也。但变热者。必见血耳。
下利清谷。(为里虚气寒也。宜温其中。)不可攻其表。(若服表药。令其)汗出
(则阳虚者气不化。)必胀满。
此言里气虚寒。不可误汗以变胀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为阴盛阳虚无疑矣。阳虚则气浮于上。故)其人面少赤。(虽
)身有微热。(尚见阳气有根。其奈阳不敌阴。为)下利清谷(而不能遽止。)者。(
是阳热在上。阴寒在下。两不相接。惟以大药救之。令阴阳和。上下通。)必郁冒汗出
而解。(然虽解而)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阳在上而不行于下。)下(
焦阳)虚故也。
此言三阳之阳热在上。而在下阴寒之利。可以冀其得解。师于最危急之证。审其一
线可回者。亦不以不治而弃之。其济人无已之心。可谓至矣。
下利后。(中土虚也。中土虚。则不能从中焦而注于手太阴。故)脉绝。(土贯四
旁。而主四肢。土虚则)手足厥冷。(脉以平旦为纪。一日一夜。终而复始。共五十度
而大周于身。) 时(为循环一周。而)脉(得)还手足温者。(中土之气将复。复能从中焦
而注于太阴。故)生。脉不还者。(中土已败。生气已绝。故)死。
此言生死之机。全凭于脉。而脉之根。又藉于中土也。其脉生于中焦。从中焦而注
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水下百刻一周。循环至五十度。
而复会于手太阴。故还与不还。必视乎 时也。
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或加胆尿。皆神剂也。
前皆言下利。此复言利后。须当分别。
下利后。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者。(表有寒也。一时并发。当以里为
急。)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所以然者。恐里气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
寒转增也。)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为寒而下利。表里兼病之治法也。
\x四逆汤方\x (见上)
\x桂枝汤方\x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
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
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然亦有实邪之利。所谓承气证者。何以别之。)下利三部脉皆平。(不应胸中有
病。然)按之心下坚者。(此有形之实证也。其初未动气血。不形于脉。而杜渐即在
此时。法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者。寒也。)而(迟与)滑(俱见)者。(不为寒。而为)实也。(中
实有物。能阻其脉行之期也。实不去。则)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本不滑。而)反滑者。(为有宿食。)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陈积在脾。脾主信而不愆期。)以(前此之积
)病(去而)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言下利有实邪者。不问虚实久暂。皆当去之。不得迁延养患也。
\x大承气汤\x(见痉病)
(然大承气外。又有小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