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含水。水之与气。未尝相离也。肾气丸中。有桂
附。所以斡旋肾中颓堕之气。而使上行心肺之分。故名曰肾气。不然。则滋阴润燥之品。同于饮水无济。但
益下趋之势而已。驯至阳气全消。有降无升。饮一溲二而死不治。夫岂知饮入于胃。
非得肾中真阳。焉能游溢精气。而上输脾肺耶。
〔沈〕男子二
字。是指房劳伤肾。火旺水亏。而成消渴者。
外台。近效祠部李郎中论云。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按洪范。稼穑作甘。
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脯法。须臾即皆能甜也。足明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
精气。气则下入骨髓。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为血肉也。其余别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余也。HT 气者。五脏之
气。咸润者。则下味也。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者也。故甘味不变。其色清冷。则
肌肤枯槁也。又肺为五脏之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即肺润。若下冷极。即阳气不能升。故肺干则热。
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上。此板终不
可得润也。火力者。则为腰肾强盛也。常须暖将息。其水气即为食气。食气若得暖气。即润上而易消下。亦
免干渴也。是故张仲景云。宜服此八味肾气丸。又张仲景云。足太阳者。是膀胱之经也。膀胱者。是肾之腑
也。而小便数。此为气盛。气盛则消谷。大便硬。衰则为消渴也。男子消渴。饮一斗。小便亦
得一斗。宜八味肾气丸主之。神方。消渴人。宜常服之。
即本方。但用山茱萸五两桂附各三两。
吴氏方考云。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
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升。故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
意惟新。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
陈氏外科精要云。一士大夫病渴。治疗累岁不安。一名医使服八味丸。不半载而疾痊。因疏其病源云。
今医多用醒脾生津止渴之药误矣。其疾本起于肾水枯竭。不能止润。是
以心火上炎。不能既济。煎熬而生渴。今服此药。降心火生其肾水。则渴自止矣。
即本方。以真北五味子。代附子。圣济直指同。朱氏集验云。治消渴。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用
茧空。及茄空。煎汤下。
严氏济生方。加减肾气丸。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
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而引饮。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本方。去附子。加五味子鹿角沉香。弱甚者加附子。
方勺泊宅编云。提点铸钱朝奉郎黄沔久病渴。极疲悴。予每见必劝服八味丸。初不甚信。后累医不痊。
谩服数两遂安。或问渴而以八味丸治之何也。对曰。汉武帝渴。张仲景为处此方。盖渴多是肾之真水不足致
然。若其势未至于 。但进此剂殊佳。且药性温平无害也。案汉武仲景相去数百年。
盖不过一时作此杜撰之言。取信于俗士耳。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徐〕脉浮微热。是表未清也。消渴小便不利。是里有热也。故以桂枝主表。白术苓泽主里。而多以
热水助其外出下达之势。此治消渴之浅而近也。按此与上条。同是消渴。上条小便多。知阴虚热结。此条小
便不利。而微热。即为客邪内入。故治法迥异。然客邪内入。非真消渴也。合论以示辨耳。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尤〕热渴饮水。热已消而水不行。则逆而成呕。乃消渴之变证。曰水逆者。
明非消渴。而为水逆也。故亦宜五苓散。
去其停水。
〔沈〕此亦非真消渴也。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证也。渴欲饮水。水入则消。口干舌燥者。白虎加
人参汤证也。渴欲饮水。而不吐水。非水邪盛也。不口干舌燥。非热邪盛也。惟引饮不止。故以文蛤一味。不
寒不温。不清不利。专意于生津止渴也。
案金鉴云。五倍子。亦名文蛤。按法制之名百药煎。大能生津止渴。故当用之。屡试屡验也。此说本
于三因方。百药煎。于生津止渴固效矣。然其药出于后世。本条所用。即所谓花蛤也。○以上三条。详见伤
寒论辑义。
\x文蛤散方\x
文蛤(五两○俞本作四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徐〕淋之为病。全在下焦。故前十一篇内。言下焦有热。亦主淋闭不通。此言小便如粟状。粟者
色白。而滴沥甚。则如米屑也。然气血不同。故后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