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通。
川桂枝(二分) 左秦艽(一钱五分) 桑寄生(酒炒三钱) 酒炒防己(一钱) 全当归(二钱) 白蒺 藜(去刺炒三钱)
嫩桑枝(酒炒三钱) 橘皮络(各一钱) 丝瓜络(酒炒一钱五分)
二诊 身痛稍减,偏左头疼渐止。再和营血而熄肝阳。
粉全归(酒炒二钱) 炙黑草(四分) 桑叶(一钱) 元参(三钱) 杭白芍(酒炒一钱五分) 池菊花(一钱 五分) 丹皮(二钱) 南枣(三枚)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黑豆衣(三钱)
顾(右) 遍身酸痛稍减,而腿股仍觉恶寒,前法参以辛温。
桂枝(三分) 川萆 (二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炒桑枝(四钱) 防己(一钱五分)
桑寄生(三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 薏仁(三钱)
二诊 遍身酸痛大退。然仍肝阳上升, 杂气冲,经脉抽掣,四肢厥逆。良以阳明脉络空虚,肝阳乘袭。
再通补阳明,参以熄肝。
奎党参(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炙黑草(四分) 归身(二钱) 淮小麦(五钱) 麦冬(三钱)
白芍(土炒一钱五分) 炒杞子(三钱) 茯神(三钱) 龙眼肉(四枚) 大南枣(四枚)
程(左) 苦温辛烈,燥胃强脾,口中津液转滋。盖湿流气化,则清津方能上供。惟足肿身痛未松。良以风 湿相搏,不能遽化。再作日就月将之计。
苍术(八分麻油炒黄) 连皮苓(三钱) 五加皮(三钱) 生薏仁(四钱) 猪苓(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汉防己(五钱) 川独活(一钱) 牡蛎泽泻散(三钱开水先服)
<目录>卷十二<篇名>麻木属性:谢(左) 风痰未清,络隧未和。手指常觉麻木。前法扩充。
于术(一钱五分枳实同打) 制苍术(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左秦艽(一钱五 分) 茯苓(三钱) 白僵蚕(二钱) 酒炒桑枝(五钱) 防风(八分)
二诊 起居如常,手指尚觉麻木,膝膑微痛。再化痰宣络。
制半夏(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酒炒桑寄生(三钱) 白蒺藜(三钱) 上广皮(一钱五分)
左秦艽(一钱五分) 海风藤(三钱) 白僵蚕(二钱) 指迷茯苓丸(三钱先服)
三诊 手指麻木渐退。化痰宣络祛风,参以补气,气旺则痰行水消也。
潞党参(三钱) 云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野于术(二钱) 白僵蚕(一钱 五分) 广橘红(一钱) 白蒺藜(三钱) 清气化痰丸(三钱先服)
左 肩项四肢麻木,麻少木多。脉形濡滑,舌心灰润。胃中湿痰闭郁。拟二术二陈进退。
制茅术(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炒于潜术(一钱五分) 上 广皮(一钱) 薤白头(三钱) 炒枳壳(一钱) 白僵蚕(二钱炒打)
张(右) 高年营血既亏,中气复弱。血虚则木失涵养,而虚风内动。气弱则阳明络空,风阳遂得袭入筋 络。筋络既阻,则营卫之气,滞而不行,四肢麻木不遂,腹中板滞不和。盖脾主运旋,木旺则脾土不能旋 运,所以气机从而凝滞也。脉象濡而带弦,舌胖心剥。湿痰素盛。宜通补阳明,舒筋养血,而不涉呆滞。古 稀之年,聊冀得尺得寸而已。
白归身(二钱) 奎党参(三钱) 甘杞子(三钱) 桑寄生(三钱) 大麦冬(三钱) 桑椹子(三钱)
阿胶珠(二钱) 粉丹皮(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 女贞子(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费(左) 人之一身,营卫气血而已。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之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 无不丽焉。非气之足以统血也,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气为血帅故也。经云卫气昼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其所以能二十五度者,为其营能行,卫亦能行也。今 年逾大衍,气血暗衰,风寒湿久伏,乘瑕蹈隙,袭入经络,遂令营卫之气滞而不行,四肢酸麻,厥逆恶寒。
营不行则营不足用,有营若无营矣。卫不行则卫不足用,有卫若无卫矣。譬之久坐倚着,则麻木不得 行动,此理甚明。脉细沉濡,舌胖质腻,尤为风寒湿之明证。为今之计,欲治酸麻,必先行其营卫之滞而 后可。欲行营卫之滞,必先祛其所以阻我营卫者而后可。谁阻之。风寒与湿是也。拟理湿祛风法。风湿 既去,营卫自行,则厥热恶寒,不治自愈。但邪湿既久,其来也渐,其退也必迟。知者以为然否。
制半夏 左秦艽 炒于术 川羌活 甜广皮 川桂枝 焦苍术 酒炒桑枝(煎汤代水)
某 偏左麻木不用,咳嗽气逆痰多。脉形软滑。痰湿阻肺,兼袭经络,图治不易也。
苏子 白芥子 茯苓 杏仁 制半夏 枳壳 旋复花 郁金 橘红 桂枝 杨(左) 偏左麻木,不能运动,胸腹常有热气注射。脉形弦滑。此气虚而痰热内阻,类中之根也。
制半夏(一钱五分)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