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疾病。在几。』年的摸索过程中,虽然走过不少弯路,有过失败,但从中也汲取了不少收获,现将自己的体会,择其要者述之,或对后学有所裨益。

(一)熟读歌赋,继承前人经验按症取穴,这是针灸疗法的特点,也是古今针灸家的一贯传统。如「肚腹三里留」。凡肠胃道疾病,如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等等,都可取用三里穴治疗。这里就涉及到熟读背诵针灸歌赋的基本功问题。各种歌赋,多是前人临床经验的总结,便于记忆,其文流畅,朗朗上口,结构清晰,言筒意肱。如「四总穴」即是筒单易诵的四旬歌诀,其中「面口合谷收」一语,就说明合谷穴常用治疗口腔、颜面部的疾病。即针刺合谷不但常用止牙痛,且对口腔和颜面部的炎性疾患,也有显著效果。故我在治疗面瘫早期伴神经炎症患者时,每加针合谷而收良效。曾有一例齿龈出血患者,长期服用维生素c、K等无效,经我针刺合谷十次后,霍然而愈。此外,曾遇一倒血吸虫繁衍地区的农民,肝肿大至脐旁,一日突然剧痛,延我针治。当时我还是首次见到这种肝脏剧痛病人,遂按《通玄指要赋》中「胁下肋痛者,刺阳陵而即止」和《标幽赋》中「胸满腹痛针内关」等记载,选取右侧阳陵泉与内关穴,进针得气后,痛即缓解,留针十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

在前人针灸歌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自撰了「治疗总穴歌」,作为临证的重点用穴,现录如下,供作参考: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优;如遇头痛时,风池效可奏。胸胁内关谋,可向外关透。肚腹三里求,上腹中脘搜,下腹加关元,天枢治脐周。腰背委中求,殷门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髑施,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刺,月身节骱病,疼痛取阿是,避开大血管,胸背禁深刺。

(=)重视操作,掌握针刺手法针刺手法,是针球治疗法中的重要环节。熟读各种针灸歌赋,虽可继承前人的临证选穴经验,但在针刺疗法中,常困操作手法的不同,而在同样疾病、同样穴位的情况下,其所得的临床效应也不同。因此不论古今针灸学者,皆非常重视针刺的操作手法。这种手法的目的,古代称为补泻,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现代称补泻手法为兴奋与抑制凡是体质机能减退的应予兴奋的方法,体质机能亢进的应予抑制的方法。因此,一般多认为古代所称的针刺补法,即是现代的轻刺激兴奋法}古代的泻法,就是现代的强刺激抑制法。但是二者实际上是否完全符合,却是值得商榷的,下文将淡及这一问题。

1.学习经典,要融会贯通。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的阐述,当推《内经》为最早。如「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闺补泻」等,均源于此典。嗣后历代医家在这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了「捻转补驾」、「提插补泻」以及「平补平泻」等补泻手法。由于古代文字深奥,经典所述又多为原则性的理论,若不加阐释,不结合l临床体验,则往往难以学深学透,且易犯理解片面、断简残编之弊。例如「徐疾补泻」法,是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与《小针解》的「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为根据的。起初我亦理解为以进、出针的快慢分别补泻法,然而通过经文的互相印证和临床体验后,看法就深化了。考《九针十二原》中早有「剌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记载,说明要产生针刺效应就必须先得气。这样就不能把徐疾补泻法的操作全程仅仅理解为进出针的快慢。因为将针快刺进穴、慢退出穴,或慢刺进穴、快退出穴,简单地一次即能达到「得气」和「补泻」的效应,显然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对《小针解》这段文字中的「出」、「内」二字,尤其是「出」字的含义当细细玩味、反复推敲。我认为,「出」者应对「内」而言,「出」、「内」二宇联系起来,就是由浅及深、由内而外、互相往来的意思。因此,徐疾补泻的针刺操作全程应理解为:将针进入穴内后,由浅部徐缓地微捻纳入深部,再由深部疾速捻退至浅部,上下往来,以气调为度,这样可导致阳气内交,所以称之为补法,反之,由浅部疾速捻入探部.再由深部徐缓地微捻退至浅部,上下往来,以气词为度,这样可引导阴气出外,所以称之为泻法。嫩灵枢官能》中「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及《小针解》的「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就是这个意思。由此推而广之,可认为「呼吸补泻」即是在徐疾补泻基础上,结合患者呼吸时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而不能机械地把它理解成仅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至于「开圈补泻」的「出针后于穴位..卜.速加揉按,促使针孔闭塞,不令经气外泄为补}反之,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而令邪气外泄为泻」,是针刺全过程中的后阶段,当与其它补泻手法配合为用,而不能单独使用,故「开圉补泻」实际上不是一种独立的补泻手法,只是徐疾补泻的一/卜组成部分而已。诚如《灵枢・邪客》所谓:「先知虚实,而行徐疾。」《内经》所载针刺补泻法,基本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