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桂心 当归(各一钱) 熟地黄 五味子(杵) 茯苓(各七分) 远志肉(五分)
姜枣水煎。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汗下不解

属性:夫汗之不解者。谓汗出不彻也。汗出不彻。则脉紧恶寒而表症仍在。尤宜
汗之者也。然有汗愈出而愈不解者。如汗出而肢冷。阳气衰也。汗出而脉
躁。阴气竭也。汗出而烦满。胃液干也。所谓汗所当汗而不解者。失之不及
者少。失之太过者多也。汗所不当汗而不解者。则认症不的。非因他证。则
属虚候也。凡此者均谓之不解。而症既悬绝。则治亦异珠。岂可以其汗出
不为汗衰。而复汗之。一逆再逆。以夭人命乎。下之不解者。谓下之而腹满
如故。身热如故。尤宜下之者也。然有愈下而愈不解者。如结胸痞满下利
等症。使复下之。则既已失下。而不可复下之。必也使不下之。则痞结不去。
邪气在而正气虚也。差治者。调其元气。而佐以除邪。不善治者。惟求尽剂。
罔顾人命。此时而议清议攻议补。俱在所难。惟以升阳益胃。兼消兼和。庶
或冀其万一。不然。则所云不解者。终不解矣。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自利

属性:夫三阴之中寒。则下利清谷。仲景用理中姜附汤。三阳合病。则自下利。仲
景以太阳少阳用黄芩汤。少阳阳明用承气汤。盖少阳则火郁。而阳明则
上郁也。虽然。三阳邪犹在表。何遽自利以邪郁而不伸。则为飧泄也。故宜
以升发之剂扬之。不得遽以黄芩承气抑之可耳。然又有表邪未解。而早
投下剂。则邪因而下陷。有表邪未清。而早用寒凉。则水因而旁及。均不可
谓协热而又清之。则邪愈不出而食愈不化矣。惟当进升发内消轻缓之
剂。泻上中之邪。而下焦自实矣。倘果脉数身热。而下利逼迫。火性急速。方
可用芩芍。缓中清火。而以枳朴甘草陈皮佐之。加柴葛上升。乃至当之法。
今人不审所因。一遇下利。舍温中而外。辄日协热。将何以治之而得效也
黄芩浓朴汤 治协热下利。
黄芩(一钱五分) 白芍药(炒) 浓朴(姜制) 枳壳(炒) 广陈皮
葛根(各一钱) 甘草(五分炙) 柴胡(七分)
加姜一片。水煎。 



<目录>卷之一\伤寒

<篇名>四气论

属性:风寒暑湿。四气为病。加燥火而六焉。则不得概以伤寒混治也。盖寒伤经
络。足太阳经主之。风伤皮毛。手太阴经主之。而寒亦有伤肺风亦能犯太
阳。总之以辛温者治寒。辛凉者治风。其大较也。然麻黄虽热。体轻反能入
肺。故有三拗汤以泻肺邪。桂枝辛甘。性热反可祛寒。故入麻黄汤以调营
卫。然世俗相沿。每用桂枝治风。不若以荆防为当。盖肺属金畏热。尝见投
桂枝者。往往口鼻见红。及咽痛等候也。抑寒伤形。暑伤气。伤形者。邪有余。
则宜散。伤气者。正不足。则宜补。故均有发热。而自汗气喘。体倦虚烦。及面
垢前板齿燥泄泻。种种不同。若兼感寒。则无是证矣。宜以十味香薷。清暑
益气大顺散。分别以治。岂得混于寒哉。寒伤经络。身热而痛。湿伤筋骨。身
重而痛。但湿流肢节或腰脚。脉必细或缓。兼寒则拘挛。兼热则肿赤。甚为
呕逆。为烦满。宜以羌活胜湿汤。苍术平胃散分内外治之。则又与寒迥别
也。至于燥火二症。且甚悬绝者乎。
按寒与风异治者。盖寒无汗而风有汗也。寒与暑异治者。寒欲发汗。而
暑欲止汗也。寒与湿异治者。寒从汗解而湿不可大汗也。寒与燥火异
治者。燥宜润。得风药而愈烈。火宜降。得风药而弥炽也。
荆防汤 治伤风咳嗽
防风 荆芥 前胡 桔梗 广皮 枳壳(各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一片。水煎。
三拗汤 治肺风。痰喘初起无汗者。
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尖) 甘草(不炙各等分)
生姜水煎。
参苏饮 治肺寒咳嗽。
人参 紫苏 前胡 桔梗 陈皮 枳壳 葛根 半夏 茯苓 甘草(各等分) 木香(磨入一分)
枣一枚。姜一片。水煎。
香薷饮 治一切暑毒。霍乱吐泻。
香薷(三钱) 茯苓 白扁豆(炒) 浓朴(姜制)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
十味香薷散 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泻等症。
香藿(一两) 人参 陈皮 白术(土炒) 茯苓
甘草(炙) 木瓜 浓朴(姜制) 扁豆(炒) 黄 (各半两炙)
每服一两。水煎冷服。
大顺散 治纳凉太过。饮冷太多。脾胃受寒。霍乱吐泻。水谷不入。脏腑不
调。此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