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三家医案合刻-第7页

阳已虚。缘操持萦思,积劳阳伤,致不饥不食,勉纳食物 ,嗔怒,兼以夜卧不安,多寤少寐,恍惚中心懊 ,忽尔腹鸣气震,四肢筋骱,痿弱无力,起 病时晨必寒痉,足跗微冷。按是脉症有年,阳虚为本,而痰饮气逆,因虚而聚。夫虚则生 寒,实则生热。寝食不安,将及半载,已交四之气中,长夏湿土乘侮脾胃,虑及肌肿腹胀,
故周身束筋利机,阳明胃脉是积。阅医药气血淆混,寒热互投,不以阴阳偏着调理,宜乎不 应。议通补理胃阳为主,疏肝为辅,气宣阳苏,何虑痰浊之蒙昧。以茯苓饮法减术,合薛氏星附六君子意。
人参 茯苓 香附 苏梗 白附 半夏 姜汁 陈皮 舌白不大渴,寒战复热,神躁欲昏,心胸饱闷更甚。疟系客邪,先由四末以及中宫,咳痰呕 逆,是邪干肺胃,体虚邪聚,闭塞不通。故神昏烦闷,郁蒸汗泄,得以渐解,营卫之邪未清 ,寒热蔓延无已。此和补未必中款,按经设法为宜。
白蔻仁 黄芩 半夏 竹叶 薏苡仁 姜汁 治目疾无非辛散寒苦,遂致精滑淋浊。夫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精气皆亏,神志孤 独,梦魂纷扰,惊惕恐惧,而无以自主。法当固摄肾关,养心宁神,镇怯理虚,渐次夜视反听,十分调护,方可治疗。
<目录>卷一<篇名>桑螵蛸散属性:舌色白晦,脉得右大,来去不整,左部小促,耳聋,身热不寐,语言謇涩,非是少阳伤 寒,良由小产。阴气不复,惕气上冒,恐有牵搐暴厥之忧,勿以轻浅视之。
生地 阿胶 丹皮 麦冬 白芍 蔗浆 再诊 前方去白芍,加元参、羚羊角。
遗由精窍,淋由溺窍。异出同门,最宜分别。久遗不愈,是精关不摄为虚,但点滴痛痒 ,少腹 ,膀胱撑满,遂致坚满耳。五苓散主治。
<目录>卷一<篇名>五苓散属性:秋暑失血,初春再发,脉右大能纳食。金匮云∶男子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要知脉大 为劳,是烦劳伤气,脉虚为劳,是情欲致损,安静一年可愈。
黄 北沙参 南枣 白芨 炙草 薏苡仁 咳嗽从肺治者,以外邪必由皮毛而入,内合乎肺。然六气皆令火化散之,未解清之润之 即愈。若内因之嗽,由别经干连及肺,当明其因,徒治肺无益。夫肾为先天,坎中真阳,内藏而 主,封蛰奇经,得司其间,冲阳由前直起。且少阴脉循喉咙,挟舌本,阴乏上承,阳独自灼 ,故阴上阳下则寿,反则死。八味丸阴中之阳,似乎有理,然肉消形瘦,桂、附仍属刚 燥,宜 以青盐引入下元,斯为合法。
鹿角胶 鹿角霜 熟地 菟饼 白茯苓 青盐 补骨脂 柏子仁 住居临海,风瘴疠气,侵入脑髓骨骱,气血不和,壅遏内蒸,头面清阳痹阻,久则邪正 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
蜣螂 蜂房 川芎 威灵仙 火酒飞面为丸。
由夏季目黄神倦,渐至中焦胀满,延至霜降,上吐瘀血,下便污浊。按脉弱细不调,视 色神采不振,兼以呼吸带喘,素有寒疾气逆,其宿饮之畜,已非一日,当夏三月脾胃主令,天气 热,地气升,人身气泄,加以饥饱劳役,而遂减食胀满,是皆病于中绵延上下矣。夫六府以 通 以宣通为法,而有阴阳之殊,后之攻劫宣通如神佑舟车禹功等方,值此久病淹淹,何敢轻试 ?议以专通三焦之阳气,驱其锢蔽之浊阴,温补兼进,若不阳气渐苏,难以拟投。引用忡景 去须葱白(四枚) 干姜(切片,盐水泡二十余次,去辣味,三钱) 猪胆汁(十匙) 淡附 子(去皮脐,再用包火煨,一钱) 再诊 脉神如昨,胸满胀更急,不思纳食,鼻尖冷甚,热汗出,自吐瘀便垢,至今神衰 。古人谓上下交征,当理其中,但阳微浊僭,格拒不通,理中守剂,不能理烦治剧,此护阳 通阳,仍参苦寒,俾浊阴泄得一分,其阳复得一分,安谷之理在焉,不及缕述。
前方去葱白,加人参三钱。
前用生津养阴,已得咳停热退,可以渐入佳境,不虞发热较甚,三昼夜不减,口渴不饥 。盖体弱肌疏,邪易侵袭,郁遏不宣,蒸燎如焚,质系金虚火旺。今遇炎威酷烈,相火风煽,暑 热外侵,交相烁液,必致煎熬枯涸,欲进苦寒,奈虚火不堪直折,且虑徒伤胃气,议用海藏 神术法,上解三阳,下安太阴。
白术 梨汁 防风 麦冬 甘草 酒客淋浊,必系湿热之邪,着于气分,故五苓八正,俱用通利。病数年不愈,必由情欲 致伤败精血阻于内窍,溺与精异路同门。茎中因精腐阻居多,必通败精,一定之理。
杜牛膝一两五钱。捣汁冲入麝香三分。
痰饮留伏而发最详。《金匮》、《玉函》、仲景,必分内外。以内饮治肾,外饮治脾。
更出 都气丸,加坎 、胡桃。
经来渐迟,色淡而少,当期必暮夜,腹痛 胀,腰髀酸楚,经络牵掣少舒,脉数,右小 左大 溢,用药须择入奇经者为宜。血海固阳明隶属奇经肝肾为多,议两和气血宣通奇脉方。
当归 茺蔚子 生香附 小茴香 焦麦芽 大黑豆皮 调入西琥珀末一钱。
面肿气喘,咳呛不止,音渐哑,酒客久蓄之湿热,必上熏及肺,为肿为喘,声音闭塞 。按《内经》湿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