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丸者,或蒸饼作稀糊丸者,取至易化,而治上焦也。用稠面糊丸者,或饭糊丸者,
取略迟化,能达中焦也。或
酒、或醋丸者,取其收散之意。犯半夏、南星。欲去湿痰者,以生姜自然汁作稀糊为丸,亦
取其易化也。神曲糊丸者,
取其消食。山药糊丸者,取其止涩。炼蜜丸者,取其迟化,而气循经络。蜡丸者,取其难化,
能固护药之气味,势力全
备,直过膈而作效也。
渍酒;渍煮酒药也。药须细锉,绢袋盛之,入酒罐密封。如常法煮熟,地埋日久,气烈
味浓。蚤晚频吞,经络速达。
或攻或补,并着奇功。滓漉出曝干,微捣末别渍。力虽稍缓,服
弃。补虚损证,宜少饮旋取
效;攻风湿证,宜多饮速取效。



<目录>总论

<篇名>修合条例

内容:古人方剂,锱铢分两,与今不同。云一升,即今之大白盏也。云两铢者,六铢为一分,
即今
二钱半。二十四铢为一两也。云三两,即今之二两。云一两,即今之六钱半。
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
取不
落为度。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为一勺。
凡丸药云如细麻者,即胡麻也。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如大麻子者,准三
细麻
也。如胡豆者,即今之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如大豆者,以二
小豆准之。如梧桐子者,以二大豆准之。
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
此为
准。然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
凡汤中用芒硝、饴糖、阿胶,须候汤熟,绞净清汁,方纳于内,再上火两三沸,烊尽乃
服。
凡汤中加酒、醋、童便、竹沥、姜汁,亦候汤熟,绞汁盏内,加入便服。
凡汤中用沉香、木香、乳香、没药,一切香窜药味,须研细末,待汤熟,先倾汁小盏内
调服
讫,然后尽饮。
凡丸散药亦先咀细片曝燥,才依方派轻重。称净分两和匀,共磨研细末。其天门冬、地
黄辈
,湿润难干者,冬春略增蚀数,捣膏搀入。夏秋亦同。众药曝燥磨之。
凡筛丸药末,用重密绢令细。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其丸药中,有各研磨者,虽已筛
细,
和诸药末,又必重复筛过,庶色理和同为佳。
凡丸药用蜜,每药末一斤,则用蜜十二两。文火煎炼,掠去沸沫,令色焦黄,滴水成珠
为度
,再加清水四两和匀。如此丸成,庶可爆干,经久不烂。
凡药末入蜜和匀,须令力士于石舂内杵捣千百,自然软熟,容易丸成。不然,或散或粘,

手弗妙。一应作糊合者,亦仿此式勿违。
凡通大便丸药,或有巴豆,或加硝、黄丸成者,必用川蜡熔化为衣,取其过膈不化,能

下焦,脾胃免伤,诚为良法。倘人体气壮实,毋以此拘。
凡丸药,或用朱砂末、或用金银箔为衣饰者,必须丸成乘湿粘上。



<目录>总论

<篇名>服饵先后

内容:凡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

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在上者,不厌频而少;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
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



<目录>总论

<篇名>各经主治引使

内容:治寒∶肝(气,吴茱萸。血,当归。)心(气,桂心。血同。)脾(气,吴茱萸。血同。)
肺(气,麻黄。血,
干姜。)肾(气,细辛。血,附子。)胆(气,生姜。血,芎 。)大肠(气,白芷。血,秦
艽。)小肠(气,茴香。
血,玄胡。)三焦(气,黑附子。血,芎 。)膀胱(气,麻黄。血,桂枝。)包络(气,附
子。血,芎 。)
治热∶肝(气,柴胡。血,黄芩。)心(气,麦门冬。血,黄连。)脾(气,白芍药。血,
石膏。血,栀子。)肾(气,玄参。血,黄 。)胆(气,连翘。血,柴胡。)胃(气,葛根。
血,大黄。)三焦
(气,连翘。血,地骨皮。)膀胱(气,滑石。血
小肠(气,赤茯苓。血,
木通。)包络(气,麦
治劳∶肝(当归、柴胡。)心(生地黄、黄连。)脾(白芍药、木瓜。)
瘵热∶肺(桑白皮、石膏。)肾(生地黄、知母。)胆(柴胡、栝蒌。)胃(石膏、硝。)
三焦(石膏、竹叶。)膀胱(滑石、泽泻。)大肠(大黄、硝。)小肠(赤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