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
痛者可治。(坦仙《皆效方》)
<目录>草部第二十一卷
<篇名>草之十
内容:(苔类一十六种)
<目录>草部第二十一卷\草之十
<篇名>陟厘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侧梨(恭)、水苔(《开宝》)、石发(同)、石衣(《广雅》)、水衣(《说文》)、
水绵(《纲目》)、 (音覃)。
恭曰∶《药对》云∶河中侧梨。侧梨、陟厘,声相近也。王子年《拾遗记》∶晋武帝赐张
华侧理纸,乃水苔为之,后人讹陟厘为侧理耳。此乃水中粗苔,作纸青黄色,名苔纸,体涩。
《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者,如毛,绿色。石发之名以此。
时珍曰∶郭璞曰∶ ,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案∶石发有二∶生水中者为陟厘,
生陆地者为乌韭。
【集解】《别录》曰∶陟厘生江南池泽。
弘景曰∶此即南人用作纸者,惟合断下药用之。
志曰∶此即石发也。色类苔而粗涩为异。水苔性冷,浮水中;陟厘性温,生水中石上。
宗 曰∶陟厘,今人干之,治为苔脯,堪 ,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汴京市中甚多
颂曰∶石发干之作菜,以齑 之尤美。苔之类有井中苔、垣衣、昔邪、屋游,大抵主
疗略同。陆龟蒙《苔赋》云∶高有瓦松,卑有泽葵。散岩窦者曰石发,补空田者曰垣衣。在
屋曰昔邪,在药曰陟厘。是矣。泽葵,凫葵也。虽异类,而皆感瓦石之气而生,故推类而云
耳。
时珍曰∶陟厘有水中石上生者,蒙茸如发;有水污无石而自生者,缠牵如丝绵之状,俗
名水绵。其性味皆同。《述异记》言∶苔钱谓之泽葵,与凫葵同名异物。苏氏指为凫葵者,
误矣。《苔赋》所述,犹未详尽。盖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厘,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
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
马鬃,在山曰卷柏,在水,曰 也。
【气味】甘,大温,无毒。
【主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别录》)。捣汁服,治天行病心闷(
《日华》)。作脯食,止渴疾,禁食盐(宗 )。捣涂丹毒赤游。(时珍)
<目录>草部第二十一卷\草之十
<篇名>干苔
内容:(《食疗》)
【集解】藏器曰∶干苔,海族之流也。
时珍曰∶此海苔也。彼人干之为脯。海水咸,故与陟厘不同。张华《博物志》云∶石发
生海中者,长尺余,大小如韭叶,以肉杂蒸食极美。张勃《吴录》云∶江蓠生海水中,正青
似乱发,乃海苔之类也。苏恭以此为水苔者,不同。水苔不甚咸。
【气味】咸,寒,无毒。大明曰∶温。弘景曰∶柔苔寒干苔热。
诜曰∶苔脯食多,发疮疥,令人痿黄少血色。
瑞曰∶有饮嗽人不可食。
【主治】瘿瘤结气(弘景)。治痔杀虫,及霍乱呕吐不止,煮汁服(孟诜)。心腹烦闷者,
冷水研如泥,饮之即止(藏器)。下一切丹石,杀诸药毒。纳木孔中,杀蠹(《日华》)。消
茶积(瑞)。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敷手背肿痛(时珍)。
【发明】时珍曰∶洪氏《夷坚志》云∶河南一寺僧尽患瘿疾。有洛阳僧共寮,每食取苔
脯同餐。经数月,僧项赘皆消。乃知海物皆能除是疾也。
<目录>草部第二十一卷\草之十
<篇名>井中苔及萍蓝
内容:(《别录》中品)
【集解】弘景曰∶废井中多生苔萍,及砖土间多生杂草莱。蓝既解毒,在井中者尤佳,
非别一物也。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漆疮热疮水肿。井中蓝∶杀野葛、巴豆诸毒(《别录》)。疗汤火灼疮(弘景)
<目录>草部第二十一卷\草之十
<篇名>船底苔
内容:(《食疗》)
【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鼻洪吐血淋疾,同炙甘草、豉汁,浓煎汤呷之(孟诜)。解天行热病伏热,头
目
不清,神志昏塞,及诸大毒。以五两,和酥饼末一两半,面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五十丸(
时珍)。
【发明】时珍曰∶案方贤《奇效方》云∶水之精气,渍船板木中,累见风日,久则变为
青色,盖因太阳晒之,中感阴阳之气。故服之能分阴阳,去邪热,调脏腑。物之气味所宜也。
【附方】旧二。
小便五淋∶船底苔一团,鸡子大,水煮饮。(陈藏器)。
乳石发动,小便淋沥,心神闷乱∶船底青苔半鸡子大,煎汁温服,日三、四次。(《圣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