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之性暖而散,其性上行。
礞石之性寒而下,硝石之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今兵家造烽火铳
机等物,用硝石者,直入云汉,其性升可知矣。《雷公炮炙论》序云∶脑痛欲死,鼻投硝末,
是亦取其上升辛散,乃从治之义。《本经》言其寒,《别录》言其大寒,正与龙脑性寒之误相
似。凡辛苦物未有大寒者,况此物得火则焰生,与樟脑、火酒之性同,安有性寒、大寒之理
哉?《史记・仓公传》云∶ 川王美人怀子不乳,来召淳于意。意往饮以茛菪药一撮,以酒
饮之,旋乳。意复诊其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硝石一剂,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而安。
此去血结之验也。
【附方】旧四,新十。
头痛欲死∶硝石末吹鼻内,即愈。(《炮炙论》)
诸心腹痛∶焰硝、雄黄各一钱。研细末。每点少许入 内。名火龙丹。(《集玄方》)
腰腹诸痛∶方同上。
赤眼肿痛∶硝石末,卧时,以铜箸点黍米大入目 。至旦,以盐水洗去之。(《圣惠方》
)
眼目障翳∶男女内外障翳,或三、五个月不见效者,一点复明。好焰硝一两,铜器熔化,
入飞过黄丹二分,片脑二分,铜匙急抄入罐内,收之。每点少许,其效如神。兖州朱秀才忽
不见物,朝夕拜天,因梦神传此方,点之而愈。(《张三丰仙方》)
风热喉痹及缠喉风病。玉钥匙∶用焰硝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一字。为
末。吹之。(《三因方》)
重舌鹅口∶竹沥,同焰硝点之。(《普济》)
伏暑泻痢及肠风下血,或酒毒下血,一服见效,远年者不过三服。硝石、舶上硫黄各一
两,白矾、滑石半两,飞面四两,为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新汲水下三、五十丸。名甘露丸。
(《普济方》)
五种淋疾∶劳淋、血淋、热淋、气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透格散∶用硝石一两,
不夹泥土雪白者,生研为末。每服二钱,各依汤使。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
葵子末煎汤下,通后便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满急;热淋,小便热,
赤色,脐下急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石淋,茎
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内,隔纸炒至纸
焦为度,再研,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下。猝患诸淋,只以冷水下。并空心,调药
使硝如水,乃服之。(沈存中《灵苑方》)
蛟龙症病∶方见雄黄发明下。
服石发疮疼不可忍∶用纸圈围之,中心填硝石令满,以匙抄水淋之。觉不热痛,即止。
(《兵部手集》)
发背初起∶恶寒啬啬,或已生疮肿瘾疹。硝石三两,暖水一升,泡化,待冷,青布折三
重,湿拓赤处,热即换,频易取瘥。(《外台秘要》)
女劳黑疸∶仲景曰∶黄家日晡发热,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
,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腹胀如水,大便黑,时溏,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
石(烧)等分。为末。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病随大小便去,小便黄,大便黑,是
其候也。(《金匮》)
手足不遂大风,及丹石热风不遂。用硝石一两,生乌麻油二斤。置铛中,以土堑盖口,
纸泥固济,火煎。初时气腥,熟则气香。更以生麻油二升,合煎得所,收不津器中。服时坐
室中,重作小纸屋,燃火于内,服一大合,发汗,力壮者日二服。三七日,头面 疮皆减也,
然必以火为使。(波罗门僧方)
<目录>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篇名>砂
内容:( ,音铙。《唐本草》)
【释名】 砂(音 )、狄盐(《日华》)、北庭砂(《四声》)、气砂(《图经》)、透骨将
军(《土宿》)。
时珍曰∶ 砂性毒。服之使人 乱,故曰 砂。狄人以当盐食。土宿本草云∶ 性透物
,五金借之以为先锋,故号为透骨将军。
炳曰∶生北庭者为上,人呼为北庭砂。
【集解】恭曰∶ 砂出西戎,形如牙硝,光净者良。
颂曰∶今西凉夏国及河东、陕西近边州郡亦有之。然西戎来者颗块光明,大者有如拳,
重三、五两,小者如指面,入药最紧。边界出者,杂碎如麻豆粒,又夹砂石,用之须水飞澄
去土石讫,亦无力,彼人谓之气砂。
时珍曰∶ 砂亦硝石之类,乃卤液所结,出于青海,与月华相射而生,附盐而成质,虏
人采取淋炼而成。状如盐块,以白净者为良。其性至透,用黝罐盛悬火上则常干,或加干姜
同收亦良。若近冷及得湿,即化为水或渗失也。《一统志》云∶临洮兰县有洞出 砂。张匡
邺《行程记》云∶高昌北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