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黄
者惟可为糜不堪为饭粘着难解北人谓秫为黄米亦谓之黄糯酿酒比糯稻差劣也【地】(图经曰)
丹黍米旧不载所出州土今京东河陕皆有之北地最多【时】(生)夏生苗(采)秋收实【收】
晒干
【用】实【色】皮赤肉黄【味】苦【性】微温【气】气浓于味阳中之阴【臭】香【主】温中
【制】去皮舂白用【治】(疗)(日华子云)下气止咳嗽除烦止渴退热(孟诜云)患鳖瘕者以
新熟
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不过三度愈(别录云)饭食之除烦热主泄痢○汁敷小儿鹅口不乳【合
治】米三两煮薄饮合酒和饮之治伤寒后男子阴易发汗出愈随人加减【禁】不可与蜜并葵同食
<目录>卷之三十五\米谷部中品
<篇名>谷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白粱米主除热益气(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苗实与诸粱都相似但白粱穗大而多长
芒
谷亦粗扁而长不似粟圆也其米白大食之香美为黄粱之亚矣【地】(图经曰)旧不着所出州土
今
京东西河陕间及处处皆种莳之【时】(生)春生苗(采)八九月取实【收】晒干【用】实【色】
白【味】甘【性】微寒【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主】和中益气【治】(疗)(孟诜
云)除胸膈中客热移五脏气续筋骨(别录云)米五合水一升煮粥顿服之治霍乱不止○炊饭食
之
治虚热和中止烦满○粱粉取铁铛熬令赤以涂手足忽发疣以众人唾和涂上浓一寸即消【合治】
用米汁二合合生姜汁一合服之治患胃虚并呕吐食及水者
<目录>卷之三十五\米谷部中品
<篇名>谷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黄粱米主益气和中止泄(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苗实与白粱相似但穗大毛长谷米
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美逾于诸粱人号为竹根黄也【地】(陶隐居云)出青冀
州
(唐
实【色】
黄【味】甘【性】平缓【气】气浓于味阳也【臭】香【治】(疗)(日华子云)去客风治顽痹
(
别录云)米粉半升水一半和绞如白饮顿服治霍乱烦躁○米五升水一斗煮取三升清澄稍稍饮之
治霍乱吐下后大渴多饮则杀人○作饮食之止痢去当风卧湿遇冷所中等症【合治】米末一升合
蜜水和敷小儿面身生疮如火烧○米粉和鸡子白敷小儿赤丹不止
<目录>卷之三十五\米谷部中品
<篇名>谷之草
内容:\x无毒\x
米主寒中下气除热(名医所录)【苗】(陶隐居云)此是以米为 尔非别米名也(唐本
注
云) 者生不以理之名也皆当以可生之物为之即麦作 之义陶称以米为 其米岂能更生乎止
当取 中之米尔按食经称用稻 稻即 谷之名明非米作(衍义曰) 米即稻 米也若已作米
则
难生 矣今谷神散中用之性又温于大麦 也【收】曝干【用】 【色】黄白【味】苦甘【性】
微温【气】气浓于味阳中之阴【臭】香【主】消宿食开胃口【制】研碎用【治】(疗)(日华
子云)
<目录>卷之三十五\米谷部中品
<篇名>谷之草
内容:\x无毒\x
舂杵头细糠主卒噎(名医所录)【地】(陶隐居云)旧不载所产今在处皆有治食卒噎不
下刮
取含之即去亦是舂捣之义尔天下事理多有相影响如此者(绍兴校定云)本经虽不载性味然固
当
同米性矣止云主卒噎盖借意为用而已【时】(生)无时(采)无时【色】黄白【味】甘【性】
平
【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主】噎食【治】(疗)(陶隐居云)治卒噎不下刮取含之
即去(别录云)烧末服方寸匕令易产【合治】合蜜丸如弹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治膈气咽喉
噎
塞饮食不下【禁】不可作枕与小儿枕枕之能损目
<目录>卷之三十五\米谷部中品
<篇名>谷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小麦主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以作曲温消谷止痢以作面温不能消热止
烦(名医所录)【苗】(图经曰)小麦乃世之作面常食之物也其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
和
之
味甘温而有毒作曲则平胃止痢作 则微寒其皮为麸则味甘寒无毒又麦苗味辛寒而无毒苗上黑
霉(明饥切)谓之麦奴又有女曲黄蒸女曲完小麦为之又名 (音桓)子黄蒸磨小麦为之又
名黄衣
也【地】(图经曰)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南北处处有之【时】(生)秋生苗(采)夏取实【收】
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