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南至武清
县界六十里北至顺义县界二十里东南至香河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永清县界四十五里西北至昌
平州界三十五里大清一统志原在漕河之西三里漕河图志臣等谨按漕河距今州城半里许原州
秦属渔阳郡汉为潞县地仍属渔阳郡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补潞高阳氏后郧姓汉属渔阳国名纪增
通州本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战国皆属渔阳郡两汉本潞县及安乐县地皆渔阳属邑魏晋以降属幽
州后魏置潞郡隋开皇初省入涿郡唐武德二年于此置元州领潞临泃无终等县贞观元年省元州
后为潞县后以水为患徙治安乐故城今州之东北即旧治地也历五代皆因之至金天德三年升为
通州元因之领县二曰潞曰三河隶大都路洪武元年闰七月内附并潞县入于州仍以三县隶焉属
北平府图经志书原高梁水东至潞县注于鲍邱之水又南径潞县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汉光武
遣吴汉耿弇等破铜马五幡于潞东谓是县也水经注增渔阳郡路县莽曰通路亭汉书地理志臣等
谨按汉书地理志渔阳郡下之路县作路与上党郡之潞故潞子国异文后汉书郡国志渔阳郡下始
列潞县为潞河之文承用始也通路亭今无考原公孙瓒斩刘虞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
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柔招诱乌丸鲜卑得数万人与瓒
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三国志原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北齐时分置潞郡
方舆纪要原隋开皇初罢入涿郡唐武德二年自无终徙渔阳于此置元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原元
州领潞临泃渔阳无终四县贞观元年废州省临泃无终二县以潞渔阳归幽州太平寰宇记原辽人
既强内侵诸州皆徧幽州东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赵德钧为节度使于州东五十里城潞县而戍之
近州之民始得稼穑通鉴増潞县隶南京析津府在京东六十里辽史地理志増宋宣和四年以潞县
隶燕山府七年金人复取之宋史地理志原金天德三年改黎阳之通州为浚州以此县升为通州元
因之领二县属大都路今潞县并入州领县四三河武清宝坻漷县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补北通州燕
山府潞县也北并海金人每年于此造海船因改为州海陵集原元既隳城郭兵火之后祗编篱寨而
已洪武元年闰月燕山忠敏侯孙兴祖从大将军徐达督军士修城始甃以砖石周围九里十三歩高
四丈六尺在潞河之西因以潞水为濠名胜志补洪武元年闰七月徐达率诸将既克长芦直沽进抵
河西务郭英首与元兵战生擒达勒达判阮遇元平章安布击破之距通州三十里为营深沟髙垒为
持久计众请连攻城英曰吾师远来敌以逸待劳攻城非我利也宜出其不意破之翌日大雾英以千


人伏道旁率精骑三千直抵城下元将五十八国公率敢死士万余张两翼出战良久英佯败敌乗胜
来追伏兵起截其军为二斩首数千级元知院布延特穆尔力战死之擒元宗室梁王博啰二十七日
夜三鼓遂克通州鸿猷录按达勒达满洲语隐避处也旧作达达安布唐古特语不善之谓也旧作奄
卜布延蒙古语福也特穆尔义见前旧作卜颜帖木儿今俱译改原通州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二
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山雄峙于西北舟车辐辏冠盖交驰实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也畿辅通志
原城门四东曰通运西曰朝天南曰迎熏北曰凝翠各有楼通州志原宣德八年闰八月命都指挥刘
斌董修通州城楼明宣宗实录原新城景泰间筑周七里有奇中有西南二仓盖国家岁入东南漕运
四百万石析十之三贮于通仓故为城以屏蔽之名胜志原成化十二年十一月镇守通州都督同知
陈逵监察御史徐镛奏通州密迩京师南北粮运积贮于此城池不可不谨正统十四年额森侵境以
仓厫在西城外乃筑新城障之仓卒经营未如制度旧城高三丈五尺垛口五尺台广三丈五尺而新
城不及其半请拆旧城西面而展新城北角与相连接增其丈尺使上下齐一仍建瓮城敌台于城北
开一门以通河道上命逵会巡抚汪霖覆勘以闻明宪宗实录原新城连接旧城正德六年巡抚都御
史李贡增崇之加五尺万历十九年复修南门题曰望帆云表西门题曰尺五瞻天通州志原李东阳
重修通州新城记通州在国初为北平布政司之属郡旧有城自文皇帝定都以来肇立京府并置州
卫东南漕运岁入四百万析十之三贮于州城既久且富乃于城两门外辟地为西南二仓景泰间以
外警复筑城七里有奇环而翼之为新城时仓卒规制未备高止丈余视旧城不及其半比年砖石剥
落外内出入可登而越也正德辛未流氛为患副都御史李贞巡抚其地深以为忧引水而环之三周
已乃询诸有司图所以御灾捍患者上疏言天下之治与其有事而图孰若先事而虑今畨上京军数
千名方留城守宜以其隙计工修筑工部分司有废砖数十万宜借以供用上命户部左侍郎卲君宝
兵部左侍郎李君浩工部右侍郎夏君昻率僚属往相其宜悉如所议君人留罪人所赎金为凡百费
用新城旧基增筑五尺其外为砖内宝以土上复为垛墙六尺有咫而长广皆如其数又为敌台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