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遣官祭关帝庙。  

○谕、历科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即授为修撰二名三名。授为编修至散馆时。向来无所更易。伊等恃已授职。遂自甘怠忽。学业转荒即如今年散馆修撰钱维城考列清书三等。编修庄存与考列汉书二等之末。其不留心学问。已可概见。但钱维城、系派习清书。或尚非其所素习著再试以汉书。候朕阅定。庄存与、不准授为编修。俟引见时。朕酌量其人材。或以部属。或以知县。或归班选用。则此后一甲之人。皆有所警。而专心问学。若有仍考列三等者。其例视此。  

○刑部议准、山西巡抚准泰疏称、归化城七处协理通判。向未设有狱囚棉衣药银。善岱和林格尔昆都仑萨拉齐、清水河、托克托城、等六处。请每年额给银六两。归化城十二两。不敷、再行补给。余剩留作下年之用。从之。  

○以兵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鄂容安、充日讲起居注官。  

○丁酉。谕、向来直省学政。岁科两试。取进文武生童。及乡会试中式举人进士。俱有定额。惟繙译科、未有成例。若不酌定额数。或致多寡不均。其如何定额之处。著大学士、会同该部。妥议具奏。寻议、满洲繙译生员。应定额取六十名。蒙古九名。乡试满洲额中三十三名。蒙古六名。如无佳文。宁缺无滥。会试额数应照文进士例。礼部将繙译举人两场实在数目题请钦定从之。  

○又谕、署江苏巡抚安宁、因四月间苏城刁民聚众鬨闹。自陈镇抚无术请交部严加治罪一摺。近年各省。屡有聚众抗官之案。几至效尤成习。而吴中民情素属浇漓浮动。性喜编造歌谣。诪张为幻。谤讟繁兴。即如米价腾贵。地方官既为之劝谕。为之筹画平粜。而匪犯顾尧年仍复挺身而出借端挟制。岂非光棍之尤。若不严行惩创何以示警。该督尹继善、现赴常州办理秋审。著即赴苏、会该署抚、将此案彻底究明。务将主谋首恶。逐一确审。分别情罪。应正法者。一面具题。一面即行正法。以警奸徒。此案起事之初。安宁即行拏犯发审。匪党立时四散。不过一时喧闹。较之从前山西万泉安邑之事。爱必达办理失宜。以致酿成大案者。相去迳庭。安宁并无办理不善之处。无庸交部议处。朕为治一秉至公。法纪所在不容假借。奸民敢于肆横。则其咎在民而不在官。初非严于百姓。而宽于安宁也。  

○谕、军机大臣等、苏州刁民聚众鬨闹一案。现又据安宁奏称、四月二十八日。街巷贴有无名揭帖。肆口相诋。并抄录揭帖附奏。内有吉甫如来天有眼。禄山不去地无皮之语。所谓吉甫者、盖指尹继善而言。尹继善、现在常州秋审。刁民既望其来。即著尹继善、前往苏州。一面弹压地方。务令宁怗。一面会同安宁。查办此案。必当同心协力。秉公执法。速行归结。毋得沽名邀誉。违国家之宪典。博刁徒之感诵。况尹继善前于陛辞之时。朕曾以此严切诫谕。令其痛改积习。伊身为大臣。若以此等有关国体之事。犹复依违观望。纵恶长奸。卸其责于安宁。以为与已无涉。朕耳目所及。自有照察。不特刁徒。不可幸免。即伊之首领、恐亦难保也。且安宁于此事。原无不是之处。尹继善、倘怀挟私心。邀取虚誉。则皆成伊一人之罪过矣。再据尹继善奏称、苏州米价日贵。朕闻得安宁。于上年冬月。曾传谕城内绅士。劝其减价出粜。绅士畏惧。将所贮粮食。悉行私卖以致栈米所存无几。价值因而逾昂。此处尹继善、又不可因此旨。而为安宁回护。是否有此情形。一并查明。据实奏闻。寻奏、奸民聚众一案。臣奉旨后、即赴苏会同安宁。秉公严办。作速归结。至安宁传谕绅士平粜。原有其事。但谓因此致绅士畏惧。将粮食私卖。栈米无存。则系传言之过报闻。  

○又谕、安宁所奏、刁民鬨闹一案。已有旨传谕尹继善、令其来苏会同查办。将主谋首恶。凶横不法。立行正法数人。其余附和之众。或有随从观看。误被拏获。及讎扳株累人等。亦不可不为之区别。此处若交尹继善查办。则伊素有虚名。易于见德。是以朕传谕尹继善未经提及。可令安宁将附和干连人犯。详悉分晰。平心协理。此番虽经惩创。尚恐民情未能帖服。更当随机调剂。无致激成事端。使地方屡有惊扰之案。殊妨政体书曰。尔无忿疾于顽。众怒难犯。所当恩威并济。以靖浮嚣。谤帖讹言。不必过于计较。再奸徒积怨之余。人情叵测。巡抚公事出入。更当留心加意防范。以备意外疎虞。此乃等威所系。不可不慎。至尹继善办理此案。是否实心。抑尚存沽名之见。安宁可据实奏闻。再杭州、京口、皆有将军都统驻防。苏州抚标录旗。究系本地居民。不足以资弹压。将来苏州应否添设驻防。近城是否可容。虽非目前即应办理之事。亦当从容筹画。可一并传谕安宁、令其斟酌妥议。密行陈奏。勿令幕宾家人传知。稍漏风声。以致人情恇惧。再署府姜顺蛟、乃尔等向所谓能员者。前经安宁奏到。朕即以为参劾太早。今观揭帖内。果有知府好急来劝导之语。是此等情形。已早在朕洞鉴之中。再揭帖内。有立毙二十一人之语。是否实有其事。抑奸民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