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72-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第1212页

淡薄。厂民工本亏折。日渐散去。相应取结保题封闭。应如所请。从之。  
○钦差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高斌奏、查勘陈家浦漫口情形。河臣白钟山、办理错误。以致堤被冲溃。复任其塌卸至二百余丈。直俟内地淤高。河溜自回。方兴工圈堤八百余丈。又筑遥越堤一道。工长一千六百余丈。费银九千余两。殊属无益。得旨、此奏内陈家浦漫口工程。白钟山办理错误。所有虚费钱粮。俱著白钟山赔补。  
○辛丑。谕、陈豫朋、年已七十。精力就衰。恐不能胜校阅奔走之劳。提督湖南学政。著翰林院编修吴嗣富去。  
○又谕、河南南阳镇总兵官萧良金、年逾七旬。精力衰惫。著以原品休致。其员缺、著福建兴化营副将哈攀龙补授。  
○又谕、直隶州县中。惟庆云县最为寒苦。近年以来。连遇荒歉。朕心深为廑念。昨据那苏图奏称、三月停赈之后。查明成灾村庄。酌借口粮。以资接济。朕又经降旨发帑买牛、穿井种树。俾瘠土得有起色。今思本年适值闰月。当此青黄不接之际。小民谋食。更属艰难。著于停赈之后。再加赈一个月。可即传谕那苏图、速行办理。  
○又谕、广东高、雷、廉、等府属。多有山场荒地。未曾垦植者。经该督抚委员查出可垦荒地七万余亩。分别等则升科。召民开垦。但闻此等地亩。大抵山冈硗瘠者居多。开垦原非易易。小民未沾收获之益。先虑升科之累。是以未垦者多听其荒芜。即已经承垦者。亦生畏缩之意。朕思各省生齿日繁。地不加广。贫民资生无策。前经降旨。无论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听民开垦。今高、雷、廉、三府查出可垦山场荒地。实与平埔沃壤不同。著将此项可垦荒地。令该地民人垦种。一概免其升科。并令地方官给与印照。永为世业。以杜纷争强占之弊。俾小民咸知有利无累。踊跃开辟。庶壤地不致旷间。穷民食用有赖。著该部传谕该督抚知之。  
○壬寅。漕运总督顾琮、奏报米麦价平。民间安贴情形。得旨、欣悦览之。今令汝署理总河。亦一时不得其人。姑令代俎耳。若仍似直隶总河之为。则不但误名。兼且误实。一切虚心咨问高斌而行。慎之戒之。  
○兵部等部议准、广州将军锡特库等议覆、粤东添设水师添防事宜。一、兵丁六百名。应于左翼镇所辖各协营内。照闽省例。拨谙练水师一百名。每名月给饷银一两五钱。米三斗。教习行走。再于将军标各营食饷之旗丁内。拨出一百名。以资挑选头目领催之用。余四百名。均于八旗壮丁内挑补。其左翼镇拨出兵缺。照数募补。一、所挑壮丁领催五百名。仍令居住原旧房屋。将从前裁退各防御官署。略加修葺。给与新设协领等官。及挑来教习兵丁居住。所需大小船只。于附近各标营内、拨给操演。一、南石头村地方。水势宽阔。足以演习水师。该处港汊多歧。即令兵丁、于此处严加巡缉查拏。并于村后建造看操厅五间。军器局、火药局、各一座。看守兵丁住房三十间。一、教习兵丁百名之盔甲器械。另行造给。所需炮位。在各营内抽拨。一、添设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二员。骁骑校六员。令该将军于现驻防官员内。保题补放。嗣后水师缺出。俱于本营官员内。拣选送部引见补放。如驻防陆路官员内。有通晓水师者。亦一体拣选补放。一、所挑领催旗丁。照闽省例。每月领催饷银三两。披甲二两。米各一石。一、大战船六只。每船设木匠艌匠一名。于各营内抽拨。照例给与银米官房。一、协领等官。应照乍浦水师营之例。各养马匹。以资骑操。其马乾及协领心红纸张银两。照例支给。一、兵六百名。应分两队。一队留营操演。一队赴船演习。轮流更替。其余八旗官兵内。除弓匠铜铁等匠、毋庸乘船演习外。所有领催甲兵、及协参防校等。分为八班。轮流操演。该将军等。不时稽查。仍于每年春秋二季。轮流亲往查看。一、新设协领等官。于水师事务。未能熟悉。应于通省熟练水师之千把内。拣选六员。令其教习。如有成效。著该将军等分别保题。送部议叙。一、水师协领关防。礼部铸给。从之。  
○癸卯。上幸瀛台  
○诣皇太后宫问安。  
○还宫。  
○户部议覆、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张广泗疏报、思南府属之天庆寺大河之西。九皇阁一带山内。土人挖石淘砂。可得金末。如有自备工本。情愿承办者。准其续开具报。照例纳课。又天庆寺山岭之后。即系铜仁地界。亦属深山。并无田园庐墓。闻有金苗可采。亦听民人试采。俟有成效。具报升课。均应如所请。从之。  
○赈恤甘肃陇西、秦州、伏羌、华亭、静宁、金县、泾州、皋兰、平凉、西宁、碾伯、肃州、十二州县、水旱雹霜等灾民。  
○甲辰。上御乾清门听政。  
○起原任光禄寺卿庄有恭、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命俟服阕、来京办事。  
○以詹事府少詹事徐以烜、为詹事。  
○旌表守正捐躯之浙江富阳县民宋士锦妻潘氏。  
○乙巳。吏部疏请、国史馆承办奏议人员。应照八旗志书馆之例。分别议叙。得旨、依议。兴泰、德保、周正思、郭肇鐄、俱著加一级。  
○户部议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疏称、荣城县被风沙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