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公使与日本商安台民之策电

  密。闻辽东一带仍归我,和约内删去此条;法有阻台之说。不知确否?法员未见到;两船来台,恐亦无益。若批约内未将「割台」一节言明剔开另议,恐奉批后,法独力亦难挽回。台民死不服日,彼此用武,适涂炭生灵。中、日已和好,可否将台民不服情形,请旨饬下总署邀同各国公使与日本商一安民之策?此等惨状,各国当亦见怜。民变在即,迫切待命。(四月十六日)

  全权大臣李鸿章致总署伊藤对台事未覆法议保台似尚游移电

  谏电奉旨谨悉。遵将政府前二件照会用英文转电伊藤,如有覆电再陈。鸿前电伊以台湾一事另行筹商,迄未接覆,未便作为默允;此次电告,恐将驳回。前在马关画押时,伊面称互换后即派使驻京议商各事;伍廷芳等顷回津云:『伊东亦谓将派使,不知何人』。似须俟新使到后,乃能筹商办法;非明电所可详尽。法议保台,似尚游移。请代奏。(四月十六日)

  总署与法使商保台事问答笔录

  致谢寒暄毕,施阿兰云:『台湾一事,接外部覆电云:「前外部与庆常商及保护,因恐日不听劝,北路或有战事;法欲以台湾驻兵。今已允让辽东,与前情不同。中国既将台湾许与日本,自不便再想别法,致启衅端;本国亦不便出而干预。现在此事可作罢论」』。

  问以『王之春曾与外部见面否』?施云:『外部不愿接见,有两个缘由:一因王大人张罗借款,人多杂乱,有失体面;一由中国本有驻法使臣,王大人路过法都,若久留不去,令人生疑。设台湾之事稍有漏泄,于中国甚为危险;应令王大人即行回国为要』。

  告以『台湾百姓不愿归日本,立将变乱;贵国如能设法保护,非但台民感激,贵国亦可大得利益』。施云:『目下总不能办,深恐两相牵累。倘日后台湾出有别项情形,法国或另有打算,亦未可定。缘台地与越南相近,本国亦有关系。我们哈外部与龚大人及庆常素来相熟,将来如有应与贵国关照之处,当可密商转达也』。(四月十七日)

  旨寄张之洞着拨洋鎗一万枝解台惟宜慎重电

  寄张之洞:台需洋鎗,着张之洞再拨一万枝,设法解往。惟和局已定,务宜慎重。(四月十七日)

  台抚唐景崧致总署台事曾请英俄法调处独未及德似未周到电

  密。有德人来说:『中、德交情最厚,向无微嫌。台事曾请英、俄设法,今又专请法国;独未及德,似未周到』。因此向德领事探商,渠亦以为应有电旨饬许使向德外部商请阻割台湾,并由总署向德使筹商。查法、德素不相能,且台地并无德商、又无领事;惟德人有云『今请法不请德,恐德难以为情,致添一层痕迹,似非邦交所宜』。惟添请德国,究与法使有无妨碍?无从遥揣;并请饬总署妥酌。伏乞圣裁!请代奏。(四月十四日)

  署江督张之洞致总署请拒日增索赔款电

  密。呈总署:俄、法、德已为我将辽、旅争回,令日换约展期七日,已蒙旨暂缓互换;乃以伊藤一言恐吓,仓卒互换。伊藤允展期之电到,亦已无及;愤抑万状!然事机虽已屡误,尚有补救一、二之方。盖我约虽换,日断不敢占辽,必另索巨款抵补;前议二百兆已足令中国民穷财尽矣,岂可再加!闻伊藤已向李相授意;此乃日寇窘极狡极之计,万不可又受其毒!此时要策,惟有坚持定见。但托俄议、不与日议,闻俄拟与日商立退地约据、保索偿费、允代调停之说;盖日不能据辽,摄俄之威,非日之让;情不必感、费自不必加。日不敢据、俄又不肯占,日计既穷,略为敷衍,即可令归于我;即使俄不能代我减费,日亦必能自图了事。若为日所愚,开口轻许,又耗巨款,中国更不支,后患难言矣。台湾情形亦与辽相同,惟恳请饬龚使速回英,饬王使速与法切商,则台可保全而不加巨费与日。钱财虽轻于割地,然譬如人身,脂膏耗尽,何以自存!俄、法既经出头,日必无再战之理。伏望朝廷坚忍力持,不胜大幸!请代奏。(四月十九日)

  全权大臣李鸿章致总署伊藤电日已派台湾巡抚请我派员办理移交电

  密红。顷接伊藤博文十八日戌正电称:『十七日来电收到。日本一俟应先豫备中事整办之后,即可与中国开议奉天南边之地。至台湾一节,日本现已告明中国政府,今日皇已派水师提督子爵桦山资纪作为台湾巡抚、并作为日本特派大员,办理按照「马关和约」第五款末条之事。约两礼拜,该巡抚即可履任办事;于行抵该处时,即预备办理特派之事。日本政府盼望中国政府立即简派大员一人或数人,与该巡抚会晤;并将该大员等衔名告明日本政府。按照如此情形,本大臣告知贵大臣:日本政府谓如中国政府查照日本所请速派大员一人或数人与该巡抚桦山会晤,毫无延宕;则贵大臣所虑危险之事,即可免矣。该巡抚一经到任之后,则境内保全平安之事,一惟日本政府是问』。玩其语意,似已电由田贝告知钧署。适科士达来晤,密与筹商;科谓:『和约既经批准互换,除日本允还奉天南边另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