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甲戌改元干亨,至壬午干亨九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崩,在位十五年。
圣宗天辅皇帝,讳隆绪,景宗之长子。癸未岁即位,改元统和,宋太平兴国八年。癸丑统和三十一年改元开泰,复改国号大契丹[三],壬戌改元太平,辛未太平十年宋仁宗天圣九年。六月崩于上京,在位四十九年。
兴宗文成皇帝,讳宗真,番名木不孤,圣宗第八子。辛未岁即位,壬申改元景福,宋仁宗明道改元。癸酉改元重熙,至乙未重熙二十三年宋仁宗至和二年。八月崩,在位二十五年。
道宗天福皇帝,讳洪基,兴宗之子。乙未改元清宁,乙巳改元咸雍,丙午咸雍二年复改国号大辽,乙亥改元寿昌,至庚辰寿昌六年宋哲宗元符三年。崩,在位四十六年。
天祚皇帝,讳延禧,道宗之孙,秦王元吉之子。辛巳岁即位,改元干统,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卯改元天庆,戊辰天庆八年宋徽宗政和八年,金太祖天辅元年。辛丑改元保大,至甲辰保大四年,宋徽宗宣和六年,金太宗天会二年。金太宗举兵攻辽,天祚逃窜夹山,金国擒之,削封为海滨王,送长白山东,筑城居之,踰年乙巳而卒,辽国遂亡,在位二十四年。
契丹自太祖神册丙子称帝,至天祚保大甲辰,计九主,在位首末二百一十五年,实历二百丹九年[四]。
 校勘记
[一]改元神册 原脱此四字,据明抄本、承恩堂本及席本补。
  [二]至丙戌天赞六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案:阿保机卒于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适为契丹天赞五年,司马光资治通鉴(下称通鉴)卷二百七十五及脱脱等辽史均有明载,此与明抄本、席本等皆作「六年」,误。
[三]癸丑统和三十一年改元开泰复国号大契丹 按王偁东都事略(下简称事略)卷一百二十三附录一、国志卷七圣宗纪均作统和元年改大辽为大契丹。此与本纪、事略异。
[四]实历二百丹九年 「丹」,承恩堂本及席本均作「单」,而永乐大典(下称大典)卷五千二百五十一引契丹九主年谱仍作「丹」。


(契丹世系之图)


(契丹地理之图)

(晋献契丹全燕之图)


(元刊本契丹国志书影)
契丹国志卷之一
  太祖大圣皇帝
  太祖皇帝讳亿,番名阿保机,乃斡里小子也。父斡里[一],为夷离巾,犹中国刺史。帝生而拓落多智,与众不羣。及壮,雄健勇武,有胆略[二]。好骑射,铁厚一寸,射而洞之。所寝至夜曾有光,左右莫不惊怪。部落惮其雄勇,莫不畏而服之。
  先是契丹部落分而为八,以次相代。唐咸通末,有习尔者为王,土宇始大。其后钦德为王,乘中原多故,时入侵边。及阿保机称王[三],崩,谥太祖。尤雄勇,五姓奚及七姓室韦咸服属之。太祖击黄头室韦还,七部之于境上,求如约。太祖不得已,传旗鼓[四],且曰:「我为王九年,得汉人多,请帅种落居古汉城,与汉人守之,自为一部。」七部许之。其后,太祖击灭七部,复并为一。又北伐室韦、女真,西取突厥故地。击奚,灭之,复立奚王,使契丹监其兵。东北诸夷皆畏服之。梁太祖开平元年,契丹遣其臣袍笏梅老之梁通好,梁遣太府少卿高颀、军将郎公远报聘。太祖尝入攻云州,共三十万。晋王李存勖唐太祖李克用长子也。与之连和,面会东城,约为兄弟,延之帐中,纵酒握手尽欢,约以今冬共击梁。留旬日而去,晋王赠以金缯数万。太祖留马三千匹、杂畜万计以酬之。太祖既归国,更通好于梁。
  丙子神册元年。梁均王贞明二年。是年,阿保机始自称皇帝,国人谓之「天皇王」,以妻述律氏为皇后,置百官,建元曰神册,国号契丹。
  初,唐末藩镇骄横,互相并吞邻藩,燕人军士多亡归契丹,契丹日益强大。又得燕人韩延徽,有智略,颇知属文。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于延徽有力焉。顷之,延徽逃奔于晋,晋王欲置之于幕府,而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归省母,遂复入契丹,太祖待之益厚。至是以为相,累官迁中书令、平章事。
  丁丑神册二年梁贞明三年。春二月,晋王之弟威塞军节度使李存矩在新州,骄惰不治,边人嗟怨,为小校宫彦璋谋杀[五]。其裨将卢文进,帅其众奔契丹。
  三月,卢文进引契丹兵马攻晋新州[六],刺史安金全弃城走。文进以其部将刘殷为刺史守之。晋王使周德威合河东、镇、定之兵攻之[七],旬日不克。太祖帅三十万众救之,德威大败奔归。太祖乘势进围幽州,扬言有百万,毡车毳幕弥漫山泽。卢文进教之攻城,为地道,昼夜四面俱进[八],城中穴地燃膏以邀之。又为土山以临城,城中镕铁汁以洒之,日死千计而攻城不止。周德威遣使告急于晋王。
  四月,晋王命李嗣源、李存审、阎宝来援德威。契丹围幽州且二百日,城中危困。晋李嗣源等步骑七万,会于易州。自易州北行,踰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