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战且行,旁西山而北,至白城,继忠为契丹擒。
  冬十一月,有星孛于井、鬼。
  甲辰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春三月,契丹侵宋,为魏能败于长城口。
  秋闰九月[一○],帝同母萧太后大举攻边,遣统军顺国王挞览引兵掠威虏军、安顺军,前锋为魏能败。又攻北平寨,为田敏等击走。遂东趋保州,攻城不克。帝与萧太后合兵攻定州[一一],宋将王超按兵不出,阵于唐河拒之,契丹兵东驻阳城淀。又分兵围岢岚军[一二],为守臣贾宗击走。
  冬十月,攻瀛州,为守臣李延渥败,死者三万余人,伤者倍之,乃解去。
  契丹往宋议和,宋遣崇仪副使曹利用使军前定约。先是望都战时,契丹获去王继忠,后稍亲用,授之以官。继忠乘间言和好之利。时太后年老,颇有厌兵意,虽大举深入,亦纳其说,复遣小校李兴等四人持信箭以继忠书诣宋,莫州部署石普奏诸宋朝,真宗遂手诏谕继忠。继忠欲朝廷先遣使命,至是,始遣曹利用来。
  契丹自瀛州率众三十万[一三],复欲乘虚抵贝、冀、天雄。宋之天雄军闻契丹师将至,阖城遑遽。伏发,天雄兵不能进退,得还者什三四。契丹师遂陷德清,知军、尚食使张旦及胡福等死者十四人。
  契丹既陷德清,率众抵澶州北,直犯大阵,围合三面。宋李继隆等整军成列出御。统军顺国王挞览为床子弩所伤,中额而殒。契丹师大挫,退却不敢动。
  十一月,宋真宗亲驾澶渊。是时曹利用之书已通契丹,寻遣左飞龙使韩杞持国书偕至南朝,跪授书函,复以关南为请。宋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一四],朕当决战耳!实念河北居人重有劳扰,岁以金帛济其不足,朝廷之体固亦无伤。誓书不必具言,但令曹利用与韩杞口述兹事可也。」利用一再往返,乃许岁遗绢二十万疋,银一十万两,两议遂定。契丹且请以兄礼事之。乃命李继昌赍国书与姚柬之俱往[一五]。契丹遣丁振奉誓书之宋。遂退师。自是不复侵边矣。
  宋真宗车驾至澶州,将止,寇准固请渡河,高琼遂麾卫士进辇,至浮桥,琼执挝筑辇夫背[一六],令亟行。既至,登北城门楼,张黄龙旗,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怖骇。初,曹利用议和,面请宋帝岁赂金帛之数。宋帝曰:「必不得已,虽百万亦可。」寇准召语之曰:「虽有勅旨,汝所许不得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将斩汝矣!」利用至契丹,果亦如数成约而还。两议既定,寻即退师。
  十二月朔,日食。
  宋真宗至自澶州。
  乙巳统和二十三年。宋景德二年。春二月,宋遣孙仅使契丹,贺国母生辰。
  秋八月,有星孛于紫微。
  丙午统和二十四年。宋景德三年。
  丁未统和二十五年。宋景德四年。夏五月朔,日食。
  戊申统和二十六年。宋真宗大中祥符改元。
  己酉统和二十七年。宋大中祥符二年。
  庚戌统和二十八年。宋大中祥符三年。夏六月,契丹遣使往宋告籴。宋诏雄州出粟二万石,贱价赈之[一七]。
  冬十一月,契丹伐高丽国。高丽与女真合兵拒之,契丹兵败。
  辛亥统和二十九年。宋大中祥符四年。
  壬子统和三十年。宋大中祥符五年。秋八月朔,日食。
  癸丑开泰元年。统和三十一年,改元开泰,宋大中祥符六年。是年,契丹以幽州为析津府。
  冬十二月朔,日食。
  甲寅开泰二年。宋大中祥符七年。
  乙卯开泰三年。宋大中祥符八年。夏六月朔,日食。
  丙辰开泰四年。宋大中祥符九年。
  丁巳开泰五年。宋真宗天禧改元。
  戊午开泰六年。宋天禧二年。夏六月,彗出北斗。
  己未开泰七年。宋天禧三年。春三月朔,日食。
  庚申开泰八年。宋天禧四年。
  辛酉开泰九年。宋天禧五年。秋七月朔,日食。
  壬戌太平元年。开泰尽九年,改元太平。宋干兴元年。春二月,宋真宗崩,子仁宗立。
  癸亥太平二年。宋仁宗天圣改元。
  甲子太平三年。宋天圣二年。
  乙丑太平四年。宋天圣三年。
  丙寅太平五年。宋天圣四年。冬十月朔,日食。
  丁卯太平六年。宋天圣五年。冬十二月,宋龙图待制孔道辅使契丹,有优人以文宣为戏,道辅艴然径出,契丹主使主客者邀道辅还坐[一八],且令谢。道辅曰:「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侮慢先圣而不之禁,北朝之过也。道辅何谢?」契丹君臣嘿然。又酌大巵谓曰:「方天寒,饮此可以致和气。」道辅曰:「不和,固无害。」自是中国使至,不敢侮之。道辅,孔子四十五代孙也。
  戊辰太平七年。宋天圣六年。春三月朔,日食。
  夏四月,有星大如斗,声如雷,自北流于西南,光烛天下,尾长数丈,久之,散为苍白云。
  己巳太平八年。宋天圣七年。春三月,契丹饥,流民之宋境上。宋仁宗曰:「皆吾赤子也,可不赈救之!」诏给以唐、邓州间田,仍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