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浚奏言:『福建岛屿林立,海道险恶,筹防之难;甲于他省。而台湾孤立重洋,物产丰腴,久为各国所窥伺。此次法祸之起,独趋福建,先毁马尾舟师,以断应援之路;继则肉薄基隆,分陷澎湖,无非为吞全台之计。仰仗天威,越南大捷,法人悔祸请和,台湾危而复安。使孤拔不死,固未尝一日忘也。从前丁日昌在台创议各事,实为至要之图,惜未及成而去。今防务已松,善后万不可缓。而省城兼顾不及,应否请派重臣驻台督办?中国海面辽阔,在在须防;请划水师为三路。北洋设于津沽,兼顾奉东各口;中洋设于吴淞,兼顾浙江定镇;南洋设于台澎,兼顾广东琼廉。分布要害,声恩相通,外侮之来,庶几克济』。部议以南、北两洋既设海军,若台澎新置水师,需费巨大,应须他日;故铭传有志亦未逮也。

  初,台湾分巡道未有兵权,但率练勇,以理盐政。及道光四年十月,始加营务处,颁给督办军务关防,得以调度戎机,奏行赏罚,然大权仍在总兵。十二年,铬传设营务总处于台北,隶巡抚,以道员卢本扬任之。中南各路设营务处,节制军事。又设支应局,隶布政使司,理粮饷。其时分驻各营,北路为定海四营,基隆为铭字四营,中路为栋字三营,南路为练勇四营,后山为镇海八营,澎湖为宏字四营。各具洋式军械,而绿营渐废矣。十三年十月,铭传奏言:『台湾绿营,额设水师七营,陆师十一营,共兵一万四千余名。自同治八年,前督臣左宗棠奏准裁兵加饷,存兵七千七百余名。迨光绪三年,前抚臣丁日昌复奏请汰弱留强,暂停募补。至光绪八年,经台湾镇总兵吴光亮核明以故续裁,实存兵数四千五百余名,年支饷银十七万余两。此后如有革故,随时募补。是为水、陆现存兵额』。是月二十日,户部咨开:『闽省现在裁减水、陆额兵一成,以节饷需。台湾绿营兵额,能否照裁,应由台湾巡抚酌度情形,迅速议覆』。铭传奏言:『台湾地方辽阔,额设兵丁历次裁减,仅存四千五百余名。现在改为行省,分治开山,拓地日广,设汛益多,不足分布。以今观之,实不能再行裁减』。从之。

  法军之役,设转运局于上海,以输饷械,而台湾孤悬海上,一旦封港,航运莫至,则坐而待毙。淡水素产硝磺,可制火药。是年设军械机器局于台北,以记名提督刘朝干为总办,聘德人彼得兰为工师,自制枪弹,供军用。又设火药局于大隆洞、水雷营于基隆沪尾。南北各口增筑炮台,训练炮兵。计费二百一十余万两。夫铭传之治台,不独办防、练兵已也,造铁路以通之,行邮船以辅之,振殖产以裕之,辟财源以以养之,改内政以新之,设教育以明之,使民能知义,国无患贫,而兵乃可用。夫兵者所以禁暴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以战则克,以守则固,以攻则破,节制之师也。台湾之虽未及此,而铭传能整饬之,以防御外侮,亦可用也。

  ○郑氏武官表

  正总督:永历三十二年设,以左武卫刘国轩任之,表赐尚方剑,专征伐。

  副总督:永历三十二年设,以后提督吴淑任之。

  勇卫

  侍卫

  左武卫

  右武卫

  左虎卫

  右虎卫

  正提督

  副提督

  中提督

  前提督

  后提督

  左提督

  右提督

  五军都督

  中军都督

  督理戎政

  五军戎政

  旗鼓中军

  总练使

  行军司马

  咨议参军

  参军

  监纪推官

  材官

  正总兵

  副总兵

  参将

  游击

  都司

  守备

  千总

  把总

  ○郑氏各将军表

  左龙骧将军:永历三十五年,以郑明任之。

  右龙骧将军:永历三十五年,以郑智任之。

  征北将军:永历三十二年,以刘国轩任之。

  平北将军:永历三十七年,以曾瑞任之。

  定北将军:永历三十七年,以王顺任之。

  平西将军:永历二十九年,以吴淑任之。

  宁南将军:永历三十一年,以刘进忠任之。

  安东将军:永历二十九年,以刘炎任之。

  荡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张学尧任之。

  殄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马应龙任之。

  破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武弘谟任之。

  平虏将军:永历二十八年,以吴淑任之。

  征虏将军:永历三十年,以张国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