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14-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第11页

地至「麦库里」止,噶吗兰兼有之。
居台湾中段之下甲人,皆以制造樟脑为业,法极简妙,不似日本之钝也。日本皆将樟木入釜煮之;台地则析为细条,每条方围二寸半,长三寸,丛插于磁罐之内,此器下通汤气,汤气上蒸,将逐条樟木之油蒸迫沸涌而出,与松枝之胶燃迫而出者极似。然后愈蒸愈沸,化为樟气,上窜于冷水柜,遇冷凝结,乃成樟脑。
…………(圆略)
今将各物合绘为第一图,用甲、乙等号为认,逐一详列:
甲为冷水柜;
乙为圆磁■〈石贯〉;
丙为柜与■〈石贯〉通气之项,用麻扎之,令不通风,外束以藤,藤外以土涂之;
丁为圆磁■〈石贯〉之底,底用圆木饼两个,各凿四小孔,以通戊处之汤气;
戊为燂汤出汽之釜;
己为烧火之灶,所烧柴皆以十寸长为度。
第二图系指示制樟脑砌炉灶之法,亦用地支为认:
炉底砌砖为之,经日晒过。炉边如子、丑、寅、卯四隅,皆用三寸厚木板贴之,板各有孔,用圆木贯其中,使前、后、左、右每两隅之板有所钤束,以箍此炉,故炉经汤气不裂。外有炉罩,以薄板及竹草杂为之。罩无他孔,只开一门,以通风透火而巳。每炉日可出樟四斤(原注:即外国磅五磅又三分之一)。当方蒸之时,此油经空中养气,固可凝结成脑;若将油摊于内地地上,或有船之埠头地上(谓近水处也),皆可成脑(三法皆取其遇冷而凝也)。此种取油制脑法,本地人皆所未知,但欧罗巴、亚墨利加两洲人欲行此利民之事,于台湾亦属不能。
当樟脑于冷水柜内方经取出之时,尚有油气、水气并凝在内。彼时即装桶内,下船载去。逐桶经海关秤过,计百斤之税亦须费去五斤。迨由本埠载往他埠,经舟中一番积压,一番荡漾,油气、水气多由桶底漏出;到埠过秤,斤数复多亏短,又系卖主赔垫。若再经日气所晒,更干些须。计冬天东北风时,每百斤须短八斤至十斤,夏天须短十斤至十二斤,全年扯算,须短九斤至十一斤。故所得之利,不能补所亏之数,平心而论,价似当加。
●论包办樟脑之事
采办樟脑章程,经花旗官员与中国官员于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在省城大议此事。嗣后安平城所争论之事乃息,而包办樟脑之人,行规亦渐废弛。
樟脑一节,现与旧规不同,因包办人自己废弛,已于一千八百六十七年间转卖与他人包办故也。
今可预料,樟脑之事,中国官员异日必有一番翻约。现我国须从头彻尾,通行算过,目下先与定约,方保长久。
●论木料一项
某曾收台地各项木料甚多,惟价值尚未周知。于一千八百六十七年将各种式样寄回本国博物院中,有若干种木料为中国所贵重者。
有一种名柏木者,木无甚油汁,亦无味,多制为木碗、木拌以盛食物。此木有一种纹理细致(原注:乍看不觉)、木质甚坚者,中国人兼取为雨屐。
有一种毛木,所产甚多且大。中国人多取为桌、凳、窗棂、门户之用。
有一种名市颇,多取为桨橹、锄柄、桦柄及一切常用之杂件。
有一种名杂加丁,多取为饰物之用,如饰臬四围或桌面等项,色极光莹。
有一种丝秧柳,中国人说此木价值颇昂,而取用最广,多运往厦门,亦系饰物之用,与前木同,色则浅淡。
有一种亦甚贵重,名为柴寮,多取为图章及细致器具之用,或雕刻为镜架。
有一种名桑肥厘,出产颇多,亦为适用之材。若为船料,入水经久不腐。但价值颇昂耳。或用为器具,亦佳。船上龙骨,多以此木为之。
有一种甚巨,名为乌停,多锯为板。
有一种名为沙虫,此为本地杉木,看似甚佳,若较胜于内地之贩往台湾者,而实不合用。
有一种果品,名为龙眼,出产最多。核黑而莹,外裹一重薄肉,味香而甜,再外有壳,壳似褐色。
有一种名为樟木,出产亦多,其适用处西人亦尽知之,可不必论。
除此数件可以胪陈外,余尚有沙龙眼、即野龙眼并坑榛两件,皆与上文市颇木适用相同。
有一种名为迫朴,极似柏木,用亦相同。
有一种名为斑亚(似是斑蝥),此是出腊之树,其子多取为桕油烛外皮之用。
有一种名为香柳,又名柳树;又有一种名为市乂,多取为伞骨之用;又有一种为乌木。
在噶吗兰厅,产木最多地方只有一处,若许西国采办,有两种木料可为造船之用:一曰板莫,一曰樟木。其板莫一种,系由探听人传闻出来,此种木料甚多而巨,径长自二十寸至三十八寸不等,木势极直,最坚最佳,节目亦少,若以樟木比之,其出产尚少于彼,即内地所产,彼木亦高于樟木,樟木高不过十五尺。
若各乡至山旁皆作铁路,则噶吗兰厅及港口运用较易,费亦较省。
●论台湾、厦门两处海口宜建旗灯以便行船
从前原望生理日畅,但以现今一千八百七十一年(即中国辛未年)计之,既无加增,并无起色。船税尚照旧征收,惟台港两岸未设引船灯(夜间高悬,以照驶入港之路)。轮机厂已设,原望船只出入便益,故设立官府、厚给薪水,至今计将二年矣。厦门、奎隆尚未设厂,俱立有引港旗(旗杆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