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7-南天痕-明-西亭凌雪-第26页

允。明年五月,南京失守,有誉逃之武康;久之,旋里。仕宦二十年,仅守先世遗产。其治家居乡,堪为后人法。年八十一而终。
解学龙,兴化人;万历己丑进士,历金华、东昌推官,擢刑部给事中。魏忠贤乱政,以东林削籍。崇祯中,累迁太仆卿、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擢南京兵部右侍郎,未赴。时,黄道周方得罪,而学龙于荐举属吏,推引及之。帝怒,征下狱,杖八十,遣戍。福王立,召起故官。十月,擢吏部尚书。时,方治从贼诸臣;马士英、阮大铖以贿为出入,故案久不定。学龙仿唐制以六等定罪:一等应磔者十一人,宋起蛟(吏部员外郎)、牛金星(举人)、张嶙然(平阳知府)、曹钦程(太仆少卿)、李振声、余上猷(俱御史)、黎志升(山西提学)、陆之琪(陕西布政)、高翔汉(兵科)、杨王休(潼关道)、刘世芳(检讨);二等应斩秋决四人,光时亨(刑科)、巩燏(河南提学)、周锺(庶吉士)、方允昌(兵部主事);三等应绞者七人,陈名夏(编修)、杨枝起、廖国遴(户科)、王承曾(襄阳知府)、原毓宗(天津兵备)、何孕光(庶吉士)、项煜(少詹);四等应流者十五人,王孙蕙(礼部主事)、梁兆阳(检讨)、钱位坤(大理寺正)、侯恂(总督)、王秉鉴(山西副使)、陈万象(御史)、申芝芳(给事中)、金汝砺、吴达、黄维祖(举人)、杨廷鉴(修撰)、陈羽白、刘大巩、裴希度、张懋爵(四人未祥);五等应徒者十人,宋学显(通政参议)、沈元龙(未详)、方拱干(谕德)、缪沅(工部主事)、吕兆龙、傅振铎(给事中)、吴刚思(进士)、方以智、傅鼎铨(检讨)、张家玉(庶吉士);六等应杖者八人,潘同春、吴泰来(俱员外)、张琦(主事)、王于曜(行人)、周寿明(行取知县)、向列星(未详)、李棡(丁丑进士)、徐家麟(癸未进士);自绞以下听赎。其留北廷俟后定夺者十九人,何征瑞、杨观光(少詹)、张若麒(仆少)、方大猷(副使)、党崇雅(户部侍郎)、熊文举(吏部郎中)、叶初春(仆卿)、龚鼎孳、戴明说、孙承泽、刘昌(俱给事中)、涂必泓、张鸣骏(御史)、□所温(司业)、赵京仕(通参)、高尔严(编修)、卫周祚、黄纪、孙襄(俱郎中)。其另存再议者二十八人,翁元益、郭光(给事中)、鲁栗、吴尔埙、史可程、王自超、白引谦、梁清标、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颕、刘廷琮(俱庶吉士)、侯佐、左懋泰、吴之琦、邹明魁(俱部郎)、诸伟梅(行人)、龚懋熙(博士)、王显(进士)、王之牧、王牌皋梅、鹗姬琨、朱国寿、吴嵩引(六人未详)。已奉旨录用者十人,张晋彦(尚书)、时敏(给事中)、卫胤文、韩四维(谕德)、苏京(御史)、黄国琦、施凤仪(行取知县)、张正声(部郎)、顾大成(中书)、姜荃林(未详)。疏上,士英以轻重不称意,矫旨再议。学龙乃加重周锺、光时亨各一等,余仍执前议。时,马、阮必欲死周锺,而学龙欲为之缓死,乃谋之次□王铎。明年正月,乘士英在告,上之,且请停刑。铎即拟俞旨,且有「详慎平允」之褒。士英闻之怒,然事已无及也。大铖及其党张捷、杨维垣声言欲劾学龙,学龙乃引疾。大铖复嗾保国公朱国弼、御史张孙振诋其曲庇行私,遂削籍。至四月,左良玉犯阙。士英即传旨杀锺、时亨,而命死罪者遣戍、流徒以下为民。然学龙所定亦多未审:其一等犯皆随贼西行,实未得而正法;傅鼎铨、张家玉后起兵最烈,亦在五等中。要之,身未对理而悬拟罪名。原马、阮之意,亦不过借以快恩仇、制党人,立威自重;而爰书所据,尽属传闻,非为国家正典刑也。
学龙通晓政务,在崇祯朝所敷奏皆关天下大计。尝言辽左额兵旧九万四千有奇,岁饷四十余万;今关上兵止十余万人,而月饷乃至二十二万,何相悬至此!辽兵尽溃,关门不得不新募,蓟抚则旧有额兵,乃亦行召募,给以厚糈;旧兵以其饷厚也,悉窜入新营,而旧额依然如故。其为漏卮可胜言哉!国初定文职五千四百有奇、武职二万八千有奇;神武时,文增至一万六千余员、武增至八万二千余员矣。今日不知又增几倍!主爵者诚肯悉心计度,冗者汰之,岁可得饷数十万;卫所应袭子弟无才可用,但袭职而不给俸以至裁冗吏、核旷卒,又可得数十万,无忧贫矣。从来问国之强,莫若富民;问民之富,莫若粟多;亦尝取京边之米,较其出入而权其损益乎?夫京边之米一石,其输自民间则非一石也。以民之费,与国之收衷之,不啻三倍。是国之一、民之三也。今关饷一石抵银四钱,易钱,则米不过百文,恶者止三、四十文,又其下者则腐臭而不可食。以国之费,与兵之食又衷之,不啻二倍。是兵之一、国之三矣。总计之,则民费其六,兵食其一;民既病矣,兵亦未尝利。况小民作奸以欺漕卒,漕卒作奸以欺官司,官司作奸以欺天子,展转相欺,而米已化为糠秕、为沙土,兼湿热所蒸,色味俱变,食不可下咽。是又化有用之六为无用之一矣。然则如之何?臣以为莫如修屯政。屯政修则地辟,民有乐土,粟积而民有固志。昔吴璘守天水,经营屯事,纵横凿渠,绵亘不绝,名曰地纲;敌骑不能逞。今略仿其制,毕力图之,沟涂之界,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