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也。学者于此,不能穷其指归而得其要领,身体而力行之,沈溺于词章,龎杂于功利、权谋、术数,所谓人材不可问矣。道德奚自而一?风俗奚自而同?今台当更化之后,学者蒸蒸然思复于古,知圣贤之所以教人者,其指归要领,不过欲人尽力于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间。父教其子,师勉其弟,日引日上,庶几笃学力行之君子,无徒以词章为梯弋科名之具,无或以功利权谋术数以流入于不肖之归,则道德一、风俗同,庶不负国家养士之隆、与贤司牧师旅饥馑之余,拮据经营之意,实有厚望焉。
是役也,董其事者,本学教谕葛炇,例得书于石。(巡台御史黄叔璥)
●海东书院记(乾隆五年)
——碑在台南府海东书院
圣天子临雍讲学,文教遐敷,岁拨帑金如干于直省各立书院,以造天下士;彬彬乎霞蔚云蒸,称极盛焉。
台阳海峤,隶闽之东南郡,相去榕城约千余里。诸生一仰止鳌峰,且不免望洋而叹也。郡学西侧,旧有海东书院,为校士之所。前给谏渔庄单公请别置考棚,遂成闲廨。岁已未(乾隆四年),予衔命巡方,视学来兹,凡一至再至焉。中多轩楹,可读可栖;明堂列前可以讲,矮屋通后可以爨。意选内郡通经宿儒充教授,为良师,允堪作育多士,与鳌峰并峙。谋之观察刘公,亦然予言。第以薪水诸费无出,奈何?邑明经施子士安慨然身任之。先请输稻千斤,仍置水田千亩,为久远计。予曰:是可以入告矣。逾数月,议行。刘公捐俸倡修。一时轩窗爽洁,什器周备,焕如也。郡守钱公亦能加意振作,选诸生中文艺有可观者得数十人,以实其中。延教授薛仲黄为师,致敬尽体。二公所编规约数条,详慎之义,历历可见。
夫兴文劝士,采风者之责也;敬事图成,良有司之谊也。抒一家之力,供多士之需,义不泯于乡也。取一人之善,成天下之材,恩必出自上也。尔师生各宜锐志精心,无怠学,无倦教。言语文字之中,申以修己治人之道,渐摩既久,当必有明礼致用者出,以膺公辅而扬休明,上慰圣天子棫朴作人之至意,宁云岛屿生色、邻里增荣已哉。予于尔师生有厚期焉!(巡台御史杨二酉)
●重修台湾县学碑记(乾隆八年)
——碑在安平县学宫内
忆予以康熙壬午(四十一年)春调任台令,台邑庙学先为伪辨住宅,湫隘弗称,兼岁久屋材朽蠹,已就倾圯,明伦一堂尚在蔓草中,未有议创者。予以为此为政第一事,不可或后。即具状详请各宪,寻得报可,乃殚力拮据,首于庙左隙地起建明伦堂。以是年冬杪兴工,越岁三月告成。随改造文庙,增旧地而式廓之。选匠往会城购料,业已平基定向,予忽奉文行取,时在甲申(康熙四十三年)初春,捐金留府库为工费资而去。身虽去而寸心惓惓,每以庙学未成为一憾事也。
越七年,庚寅(康熙四十九年)秋,予复谬持节东来,谒庙循览,规模虽略粗具,而启圣一祠尚仍旧向,与文庙相左,两庑尚不蔽风雨,心焉憾之。先捐俸委台令周环筑墙以肃内外,因郡庠大费修整,未遑议及邑庠。至乙未(康熙五十四年)春,郡庠幸焕然易旧矣,正在私心经营,而予又忽奉有补授偏抚之旨。予曰:是不可或后,既星夜鸠工庀材;将启圣祠、顺文庙方位改造,两庑撤旧更新,增建名官、乡贤二祠,为吏治风俗示劝,以遂夙志焉。
虽然,予非有所利平此而欲自为功也。董子曰: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夫建庙修学,正谊明道之大端应无出此者。予数年惓惓之苦心,其亦可无复憾也夫!(偏沅巡抚陈璸)
●重修府学文庙碑记(乾隆十年)
——碑在台南府学宫内
余奉调来守台郡,越日,齐祓谒圣,仰瞻庙貌,岿然更新,而匠石尚铣集未竣事。退而谒巡台六、范二公,教以移易风俗,必先培养人材,当思体圣天子崇道兴学之意,以为政治之本。余心识其语,因以知化理之隆,造邦者之大有造于兹土也。
郡城文庙,海东风化所关,日久不治。适观察庄公摄府篆,毅然曰:是余之责也。遂简公镪二百五十余缗,属郡司马方君董其役,诏以诚敬之道,务勿烦民。故凡工料,悉给以常值不少减,而民皆竞趋鼛皷如骛。司马周度相视,举上木、斵垩、丹刻等功,精于规画,克恭厥事。将竣,费稍靳,庄公又率余与方司马暨淡水曾司马共捐以成之。庑后两翼为义学,前雷阳陈清端公所建之十二斋也,因并完缮,进师生课诵其中,一时教典并行,甚盛举也。吁!巡方二公惓惓于崇道兴学,睹兹修举宏备,得无欣然而大愉惬乎!
今夫崇道兴学,所以劝士也。台郡虽僻处海外,入庙者莫不知敬。书云:未见圣,若弗见。今也面诸羹墙,闻诸肸蠁,怵惕弥虔,士习以端,人材以出,文运以兴。由是风声广励邪慝不作,狱息盗弭,刑清武偃,百昌遂而诸福集,金汤固而盘石安。然则斯举所系,夫岂浅鲜哉!爰书而记之。(台湾知府褚禄)
●新建凤山县学明伦堂碑记(乾隆十二年)
——碑在旧凤山县城学宫明伦堂右壁
礼称大学始教,皮辨祭菜,所以致敬于先师,以尊道德也。盖古人因学而有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