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3-.经世文编

10-皇朝经世文编-清-贺长龄-第374页

不务齐平。供应有烦简之殊。牧守有能否之异。所在徭赋。轻重相悬。所遣使臣。意见各异。计奏一定。有加无除。此则致敝之端。古今一辙。而井地不均。赋税不平。固三百年于此矣。故东昌府志言二州十五县。步尺参差。大小亩规画不一。人得以意长短广狭其间。而大名府志谓田赋必均而后可久。除沙茅之地别籍外。请檄诸州县长吏。画一而度之。以钞准尺。以尺准步。以步准亩。以亩准赋。仿江南鱼鳞册式而编次之。旧所籍不齐之额。悉罢去。而括其见存者。均摊于诸州县之间。一切粮税马草驿传均徭里甲之类。率例视之以差数百里之间。风土人。同条共贯矣。则知均丈之议。前人已尝着之。而今可通于天下者也。
宋史言宋时田制不立。甽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王洙传洙言天下田税不均请用郭谘孙琳千步开方法颁州县以均其税又言宣和中。李彦置局汝州。凡民间美田。使他人投牒告陈。指为天荒。鲁山阖县。尽括为公田。焚民故券。使田主输租。诉者辄加威刑。公田既无二税。转运使亦不为奏除。悉均诸他州。宦者传是则经界之不正。赋税之不均。有自宋已然者。又不独金元之季矣。
限田论 
黄中坚
圣王之治天下也。所以使之各得其所。而无所偏陂不平之患者。非能设为一切之法以整齐之也。亦因乎时势之所宜。而善用其补救而已矣。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其不能有智而无愚。有强而无弱者势也。智者强者常有余。愚者弱者常不足。亦其势然也。夫既已不能无有余不足之分。则智者不必其欺愚。而愚者自为智所役。强者不必其凌弱。而弱者自不得不折而入于强。此虽圣人复起。岂能使之均平若一哉。故但使人之智者强者皆兢兢不敢自恣。而愚者亦安为之愚。弱者亦安为之弱。而天下固可以长治。苟鳃鳃焉存抑彼伸此之见。而欲以古人之成法。治今日之民。则其势必有所不行。昔者井田废而阡陌开。固亦穷变通久之势所必至也。而兼并之风遂日以盛。于是董仲舒师丹诸儒。建限田之议。而卒不果行。至元魏口分世业之法。则其法较密。而亦行之有效。说者以为得井田遗意。而惜其后无踵而行之者。呜呼。执是说也。几何而不为安石之周礼耶。吾观三代盛时。以九职任万民。自邱陵园廛漆林而外。大率尽归于井田。每夫受田百亩。余夫又别受田二十五亩。宜其民之皆有以自养。然其时即有若闲民之转移执事。待人而食者。且夫鳏寡孤独废疾之伦穷于天。游惰不率教之属穷于己。至不可胜纪也。是贫富之不齐。固自古而已然矣。况积渐以至今日。而安得不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也哉。凡事处积重难返之势。而一旦欲力矫其弊。未有不至于扰民者。彼口分世业之法。吾谓独元魏之世可行之耳。北方本土广人稀。而魏又承十六国从横之后。人民死亡尽。其新附之众。土田皆非其所固有。而户口复可得而数。是以其法可行。要之田无盈缩。而人有众寡。则更一再传。而其法当亦不能无弊也。若夫大江以南。则更有不可行者。非特夺富民之田以予贫民。而以为不可也。夫悯民之贫无立锥也。而欲夺富民之田以予之。则必人有以予之而后可也。而今之大县户不下数万。苟欲计口而授田。则田少而不足以给。其不可一也。今之承事于官者。率富民也。征发之令。不及于小民。彼小民竭终岁之力。不过能耕十亩。有见徒隶则必惕息者矣。设与以数亩之田。而责以赋役之事。彼将为赋役所困。而并不得安其耕。其不可二也。量人量地。斟酌损益。虽得良有司竭力奉行。而亦非期月所可办。其间夺者已夺。受者未受。国家之财赋力役。将责之何人。其不可三也。至于既行之后。又当钩考其受田还田。吏胥上下其手。弊孔必且百出。其不可四也。且缓急人所时有。今既官为之限。则卖儥之际。必多窒阂而难通。其弊也势必富者有多田之实而无其名。贫者有受田之名而无其实。而民之困乃愈甚。其不可五也。故欲以多限之。如绥和之名田无过三十顷。则虽稍可裁抑豪右。而实无补于小民也。欲以少限之。如太和之人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则富者必见怨。而贫者不必见德。不适足以扰民哉。故夫以限田为良法而欲行之者。皆不审于时势之说也。吾谓后之君子。留心田制。亦务时其消长。正其版籍。禁其侵欺。而且轻徭薄赋。以与民休息。使富民皆得推恩于贫民。而贫民亦知自好而耻犯法。则物各得其所。而天下治矣。何必附会井田始为仁政哉。
授田论 
陈之兰
法有可变不可变。不于变之日知之。变有可复不可复。不于复之日知之。文质异尚。子丑殊建。尸夏立而殷坐礼麻冕而今纯。此可变者也。污尊抔饮。易以金罍兕觥。茅茨土阶。易以刻桷丹楹。此变而不可复者也。天下有古今常行之法。不必古今常行。然当其制之。早自树于不可变。后世而变矣。不可变而变。则可变而亦可复。昔者先王之驭天下也。探其源而治之。制为授田法。以辟万化之门。建一事而三物备焉。田均而苦乐之涂不偏。故天下育也。法立而侥幸之路不开。故天下定也。民安而性情之节不乱。故天下治也。智愚贤不肖不可得而齐。而三物者备。遂人怀敦朴。俗臻醇美。害可委也。仁有所不忍。利可专也。义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