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斤,折银一两二钱六分,至徒五年,六万斤,折银六十三两)。运砖(每笞一十,七十个,折银九钱一分,至徒五年三千个,折银十七两)。运水和炭(每笞一十,二百斤,折银四钱,至徒五年,八千五百斤。折银十七两)。运灰最重,运炭最轻。
明史刑法志所录赎例,与舒化「大明律附例」新刻本同,与嘉靖时明律刊本所记异。明史刑法志作者盖见会典(卷一七六,页一)言,万历时申明嘉靖时定制,遂以为二者全同,而不悟万历时虽申明其制,而于嘉靖时所定,仍有更易也。
舒化「大明律附例」所附「纳赎例图」原附按语云:
今将做工运灰运砖运炭四项,照年限改正。
明史刑法志作者即忽略舒化刊本此处所加按语,遂有此误。
在京纳赎诸例横图【 (嘉靖三十三年汪宗元刊本大明律例)】 在外纳赎诸例横图【 (同右)】
在京纳赎诸例横图
无力做工 纳米 运灰 运砖 运碎砖 运水和炭 运石 老折疾钱
笞一十 一个月 米五斗,谷七斗五升 一千二百斤 七十个 二千八百斤 二百斤 一千二百斤
二十 一个半月 米一石,谷一石五斗 一千八百斤 一百五个 四千二百斤 三百斤 一千八百斤
三十 二个月 米一石五斗,谷二石二斗五升 二千四百斤 一百四十个 五千六百斤 四百斤 二千四百斤 俱一文
四十 二个半月 米二石,谷三石 三千斤 一百七十五个 七千斤 五百斤 三千斤
五十 三个月 米二石五斗,谷三石七斗五升 三千六百斤 二百一十个 八千四十【十,应作百】斤 六百斤 三千六百斤
杖六十 四个月 米六石,谷九石 四千二百斤 二百四十五个 九千八百斤 七百二十斤 四千二百斤 俱二文
七十 四个半月 米七石,谷十石五斗 四千八百斤 二百八十个 一万一千二百斤 八百二十斤 四千八百斤
八十 五个月 米八石,谷十二石 五千四百斤 三百一十五个 一万二千六百斤 九百二十斤 五千四百斤
九十 五个半月 米九石,谷十三石五斗 六千斤 三百五十个 一万四千斤 一千二十斤 六千斤
一百 六个月 米十石,谷十五石 六千六百斤 三百八十五个 一万五千四百斤 一千一百二十斤 六千六百斤 俱三文
徒一年 照徒年限 米一十五石,谷二十一石五斗 一万二千斤 六百个 二万四千斤 一千七百斤 一万二千斤 六文
一年半 米二十石,谷三十石 一万八千斤 九百个 二万六千斤 二千六百斤 一万八千斤
二年 米二十五石,谷三十二石五斗 二万四千斤 一千二百个 四万八千斤 三千五百斤 二万四千斤 九文
二年半 米三十石,谷四十五石 三万斤 一千五百个 六万斤 四千三百斤 三万斤
三年 米三十五石,谷四十七石五斗 三万六千斤 一千八百个 七万二千斤 五千二百斤 三万六千斤 十二文
流罪 米四十石,谷六十石 四万二千斤 二千一百个 八万四千斤 五千八百斤 四万二千斤
杂犯死罪 米五十石,谷七十五石 六万四千二百斤 三千二百个 一十二万八千斤 九千斤 六万四千二百斤
按:此图又见隆庆元年陈省刊本大明律例、万历初年王藻刊大明律例、皇明制书本大明律、万历二十二年刊本大明律解附例、万历三十四年刊本三台明律正宗、万历三十五年刊本明律统宗、万历刊本致君奇术、刑台法律、一王令典、折狱指南。
明代律例汇编 黄彰健编 5
在外纳赎诸例横图
无力 有力 稍有力 收赎律钞 赎罪例钞 钱钞兼收 赎钞【杂犯又犯者】赎铜【出会典】
依律 照例 纳工价 老幼癈疾工乐户妇人折杖余罪及一应轻赎者 军职正妻例应【陈省刊本「应」作「难」是也】的决之人有力者 即上件人犯该赎钞者
旧例 折银上库 照仪从事例 刑部覆都御史陈洪谟奏与例钞应别 先将钞一贯折银三厘,比纳米尤重 在京常用银钞故见行兼收
今定 折谷上仓 每做工一月折银三钱 刑部覆都御史朱廷声奏,每贯折银一分二厘五毫 都御史朱廷声题照尚书闵珪【闵珪,汪宗元刊本误作闪连。郑汝璧「大明律解附例」高举「大明律集解附例」误作闵瑶】议,与工食同 在外钱钞不便故奏行折银见上
笞一十 米五斗,谷一石 三钱 钱六百文,折银七厘五毫。 钞一百五十贯折钱七十文,折银一钱 钱三十五文钞一百贯 杂犯再犯,笞杖决讫,照前发遣
二十 米一石,谷二石 四钱五分 钱一贯二百文折银一分五厘 钞三百折钱一百四十文,折银二钱 钱七十文,钞一百五十贯
三十 米一石五斗谷三石 六钱 钱一贯八百文折银二分二厘五毫 钞四百五十贯折钱二百一十文折银三钱 钱一百五十【琐言无「十」字】文钞二百二十五贯
四十 米二石,谷四石 七钱五分 钱二贯四百文折银三分 钞六百贯折钱二百八十文,折银四钱 钱二【琐言二作一】百四十文钞三【陈省刊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