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2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清-书玉-第26页

觀。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禪。誦經。營三寶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為財所墮。則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供受食。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明了論疏云。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於上味食起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凡受食時。當作此觀。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謂飢渴為主病。四百四病。為客病。故須以食為醫藥。用資其身。凡受食時。當作此觀。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風四大所成。一大不調。則生百一種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謂不食則飢渴病生。道業何成。增一阿含經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記】此五觀道。本遺教經。文云。受諸飲食。當如服藥。四觀義也。次云。於好於惡。勿生增減。三觀義也。三云。趣得支身。以除飢渴。五觀義也。四云。受人供養趍自除惱。二觀義也。五云。無得多求。壞其善心。一觀義也。古德云。五觀若存。千金易化。所以和尚廣引經論。以發明也。
  洗鉢
  【記】洗者。蕩滌其膩屑也。謂受食已畢。應當如法滌器。若論西土洗法。必須灰。泥。皂莢。蒭摩艸等。方除油膩。謂彼處食多乳酪酥油故。此方但盛米飯。只須滾水洗之。即潔矣。
  以此洗鉢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
  唵。摩休囉悉莎訶(三遍)
  【記】梵語蘇嚕巴。此云水。而喻甘露者。葢謂比丘以水洗鉢。滌時加持偈呪。其法力之功。不可思議。以此法水。普濟羣生。令其善芽增長。罪垢蕩除。離生死之熱惱。除貪愛之枯竭。成就菩提。超登覺岸。是以喻如不死妙藥也。世人但知施食之利最多。而不知此施水之功逾勝。謂餓鬼咽喉熾然。見水不能得飲。惟此呪水飲之。咸得清涼。而脫苦趣。是故洗鉢之時。加持偈呪願力。以水施與。如天甘露。能令鬼神不飢渴故。去水已。復應展故。不展。而水不能乾。內恐濕氣。外恐招塵。故須展也。經律異相云。有阿羅漢。常入龍宮應供。食還。以鉢受沙彌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法。入師繩床下。兩手捉脚。其師至時。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沙彌食鉢粒故。五雲志逢禪師。一日入普賢殿中晏坐。倐有神跪於前。師問誰。曰。護戒神。師曰。吾有何愆耶。神曰。洗鉢水師每傾棄。非所宜也。師從此後盡飲之。即成脾疾。十載方愈。
  結齋
  【記】結者。收歸也。檀越為生善故。設齋供養眾僧。齋供既畢。仗呪力加護。二偈功能。結其善法。令不散失。自他兩利。二施無窮。故云結齋。先念準提呪者。願所求如意也。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記】運心普徧為之布。輟己惠人為之施。月燈三昧經云。布施。乃破慳貪之前陣。入正道之初門。四分云。此乃如來成道於菩提樹下。最初受二賈客蜜麨之回向偈。今時結齋所以念之。然受者雖無如來德行。仗佛願力。必令施者得安樂也。律云。施者凡所供養。必有願求。或求生天享福。或求解脫輪迴。或求長壽安樂。或求寂滅涅槃。受者當於三寶前。宣達其願。故如來受食已。即說此偈回向。所謂何心施者。隨因感果。必得其中如願也。有惠身心曰利。所求滿願曰益。以福田植種。非僧不能故。上二句明感。下二句顯應。遠離生死曰安。不受諸有曰樂。所謂端坐受供養。施主蒙安樂。故云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也。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記】終止為訖。訖者。盡也。謂受食洗鉢已。正當施法之時也。若不發願回向。則前三匙五觀。皆為剩語。有始無終。是故當願一切眾生。究竟一切事也。所作皆辦者。約事而言。佛世比丘受食竟。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或坐禪。或修觀。增其三學故。略言觀行已周。厨務行堂已畢。惟勤佛道。無別事故。至於入理深談。豈易言哉。二乘秪斷見思惑。菩薩將盡無明。尚未名皆辦。惟佛五住究盡。二死永忘。可稱皆辦也。然世人食已。非奔走塵務。則增長睡眠故。今願回向佛道。故云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也。佛法總具。自然所作皆辦。所作皆辦。無有不具諸佛法也。
  受嚫
  【記】上古檀越飯僧。先以布[疊*毛]襯其座。齋已送襯作衣。故親從衣。後以銀錢代布。故親從貝。謂飯僧不足以盡敬。而加贈之以物。表禮節慇懃之至。於時祝誦。
  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蜜。具足圓滿。
  【記】養命之源曰財。契悟心地曰法。施者。散與也。婆須蜜論云。作檀嚫。此云財施。解言報施之法曰達嚫。導引福田。亦曰達嚫。字咸從口。西域記正言達嚫拏者。右也。或云馱器尼。以右手受人所施。為其生福故。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者。謂檀信以財施。比丘以法施。二種功德較量。無有優劣。故云等無差別。檀者。華言施。波羅蜜。此翻事究竟。菩薩為眾生。徧修一切事行圓滿故。今之所施。本欲圓滿檀波羅蜜也。即所謂財施無盡。法施無盡。福德亦無有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