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縛著居家。俱不出也。
  濟緣引郁伽長者經。居穢品云。居家菩薩。當知在家穢污之事。常作念故。名為居家。斷諸善根本。是名居家。乃至居家如羅網。如毒蛇。如火燒身等。涅槃云。居家迫窄。猶如牢獄。一切煩惱。由之而生。出家寬曠猶如虗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長。若在居家。不得盡壽淨修梵行。我今應當剃除鬚髮出家學道。維摩經諸長者子問云。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詰言。汝等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即是具足。爾時三十二長者子。即發菩提心等。以佛令剃染受具。本為發大道心。既已發心何須出受。故云即是。此言乃被上達圓機。末俗凡流無宜倚濫。
  資時(下四)引智論云。如優鉢羅花(即蓮華也)比丘尼本生經說。佛在世時。此尼得羅漢果。化諸婦女出家。彼云。我等持戒為難。恐破戒墮地獄。尼云。墮者從墮久有出期。我念昔時曾為戲女。因著袈裟。至迦葉佛時。乃得出家。由破戒故墮獄。今值釋迦却得出家解脫。彼論又云。佛在祗園。有婆羅門。因醉故來至佛所求度。佛敕阿難度之。彼既醉醒。乃却還家。比丘問佛。佛答以無量世來。無出家心。因醉發心。後當得道。因說出家偈曰。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不為道求出

  業疏(二下)引智論云。六情根完具。智鑑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禽獸皆亦知。欲樂以自恣。而不知方便。為道修善事。既已得人身宜勉自利益。不知修道行。與彼亦何異。道行何耶。一切無染者是也。良由眾生無始封著。是此是彼。是得是失。因之起染纏縛有獄。故世鈍者多著財色。少有利者。多貪名見。四科束之。尠不收盡。終歸死去。何事迷乎。

  出家超世

  業疏云。橫約諸有。無思離染。故樹出家。樂處閑靜。若有貪著終成金鎻。引出方便。唯斯一道。如華手經云有四法。轉身即在善來比丘。蓮花化生。現增壽命。一者自樂出家。亦勸助人。令欣出家。二求法無倦。亦勸他人。三自行和忍。亦勸他行。四習行方便。深發大願。又出家功德經云。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無邊。譬如四天下滿中羅漢百年供養。不如有人。為涅槃故。於一日夜。出家受戒。謂猶前施。雖多有竭。是欲界繫。為法出家。非三界業故說過前。又云。縱起寶塔至忉利天。亦劣出家功德者。一時欣出雖未可數。然其積微。是高勝本。

  沙彌五德

  鈔(下四)引福田經云。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委棄身命。遵崇道故。四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五者志求大乘。為度人故。記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眾齊奉。不唯小眾。終身行之。不唯初受。又業疏云。斯德始終。通於五眾。俱堪物養。人天師範。故使誦持無輕受體。及形服也。

  出家者先說苦事

  羯磨經引僧祗律云。欲出家者。為說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學問等。業疏云。為說苦事者。以世網辛苦。多厭求樂。初雖慈許終有退敗。故經論中。有現在苦。未來樂者。出家人也。晝夜鞭心。常修正念。不覺妄緣尋悔訶責。故智論中。菩薩日三夜三。每行三事。謂懺悔隨喜勸請也。三千云。必行坐禪等三。不爾徒生徒死。遺教曰。中夜誦經。以自消息。餘時須依律文。常爾一心。念除諸盖。餘更見鈔(云云)。

  ○受戒教意
  歎戒高勝受非苟易

  羯磨經云。戒是生死舟航。正法根本。必須緣集相應。有違雖受不得。業疏(三上)云。以如來出世。不欲增長諸有。要求滅欲。故立茲學。然戒是定慧初基。眾行元本。本既不立。餘何所憑。但以佛世利機。契動便感。末世澆薄。聖制從緣。緣集則作業功成。緣散則戒德無立。無作不可見也。託緣定其有無。大聖唱言。信非徒爾。事鈔(上三)云。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穢流。入眾聖之寶位也。既慕心彌愽。故所緣彌多。以多緣故。法事攸難。以難知故。理須詳撿而世情塵染。每昏教法。為師為匠實易實難。但由習俗生常不思沿革。恣此無知亂彼真教。或但執文讀誦。非相莫知。或前受遮障無任僧法。或結界漠落成否混然。或僧數薄惡。不能生信。或衣鉢假借。自是非法。如斯師匠。秉御誠難。虗受費功。唐勞一世。後生還爾。永無出期。故大集經云。我滅度後。無戒滿洲。此言必實深須。詳練。一受己難。不宜再造。故委顯示。至機依準。

  此戒受須人道

  鈔引律云。天子阿脩羅非人畜生。不得戒故。論云。三歸五戒。唯人中有。餘道所無。業疏云。天實報勝。但著樂多。無求修道故也。修羅懷疑。道在會正。非人鬼神諂誑不實。畜生報局愚駭所収。道在質直。惠心遐舉。戒受為道。非道故障。地獄常苦。亂惱衝心。故論說言。如鎔鐵聚。何能懷道。而受戒也。唯斯人道。苦輕下趣。樂劣上天。強識念力。能崇道業。
  業疏引多論云。凡受戒法。要以勇猛決誓。斷惡為先。後依緣受。方發戒也。諸天著樂。善心微弱。餓鬼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