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應如是故。難說為非有非無。即由此故。不可以示他令見。見謂聞見或此四句中。但取前二句離有離無。其義亦顯。金剛藏菩薩。正說此時。即是難說說。難示示。誡眾依此難聞聞如是。乃為說聞十地之義。今此既是示說分齊。應知此品所說地義施戒禪支道品四諦六度緣生等法。乃至一句一字。莫不皆如空中鳥跡離四句相。若不作此解。未識十地。古人云。此十地所說淺於地前者。應不將鳥跡喻意照後所說故爾。遠法師云。風畫喻中。舉畫為喻相故。合之以說。今舉跡處為喻相故。合之以證。有斯左右爾者。此雖善議。然復詳覈。或無左右。所以者何。前合文云牟尼智如是分別甚難見故。牟尼此云寂嘿。謂即證智也。古人錯謂牟尼是釋迦牟尼佛。故翻為佛智。比來疏家。雖亦解此佛智即是地智。然不如此本存其梵言。以此校量。前後無別。問地難說聞前已廣顯。今何復說。
  答前顯嘿因。今為誡眾。令其用心稱跡喻聽不得逐語失意。所望各異。無重言過。因此而論。上下說難。非欲不說。為顯三義。一說難行相示眾便已顯地義故。二為顯於法固請尊重難得故。三為令眾捨見著故。若不捨著。隨聲取義。有五種過。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誑他。四謗佛。五輕法。初不信者。聽既逐教而不會意。從此生信。信不正也。二由信不正故。則無勝解。於說深意。不能決定。名退勇猛也。三由將自逐教之解為他說言此是深意。四由為他說自謬解云是佛說。五將本深說同己謬解。又謬解成性後聞深不重故。上來釋義大了。
  自下明說大中五頌分二。先別顯三種成熟大。後此處下兩句總結許說分齊。但是因分。
  前中顯三成熟文即為三。初一句明因成就大。謂悲願熏心為起行因故。二出生下明因漸成就大。謂聞等慧漸次脩行。生出世智故。三圓滿下明教說脩成就大。謂實智證真。名言不及。假言寄顯故。名教說脩。問此三俱是說大中開出。何故前二不名教說。又俱是因中。何故後一不名因耶。
  答前二生後功能顯故。同得名因。體非玄妙。不待言簡。不名教說。後一證智幽微濫同佛果故。以言簡名教說脩。問三成就位差別如何。
  答前二在地前。後一在初地故。論云聞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出世間智因故。初地智生既爾。後後諸地。當知亦然。
  就初因成就中。慈謂等教眾生脩善。是等與喜樂因果也。悲謂等教眾生不造惡。已造者教除滅。是等拔憂苦因果也。願謂為眾生故求大菩提。上三不同二乘狹自度及不等度故。俱稱大也。
  二因漸成就中。應云次第出生入地行。依梵語故倒也。謂先聞。次思。後脩。次第行為能生入地之因行。
  三教說脩中。有二種脩。一滿足脩。二是境界下明觀脩。前中云圓滿心者。圓滿是所滿正智。心是能滿淨心。智行非慮境者。謂證智非聞思慧等緣慮之境。聞等但是彼智因行不能滿彼智地。要出世淨心方能滿彼故。後觀脩中二。初明觀境難見難說。後佛力下明說聽之過。誡眾敬聽。前中云是境界難見者。謂正體智境非分別能見故。次云可知不可說者。自心清淨唯可證智不可言說故。心清淨者。無分別故。離諸漏故。真如非是有漏心境故。
  後明說聽過誡眾敬聽中。有三頌分二。先半頌標離三過。後三頌重顯前三。初中二。先明二種過。後汝等下誡聽。前中云佛力故開演者。謂說者聽者皆離二過故。不離則不得證故。說者二過者。一佛不隨喜。二不平等說。聽者二過者。一見諍過。言我法是彼法非。如是執著種種諸見故。二於說法者不恭敬過。前中由佛力開演故。離佛不隨喜過。由誡眾云汝等應受故。離不平等說過。後誡聽中云汝等應敬受故。離二種過。謂一由敬受故。離此彼是非見諍之過。二由敬受故。離不恭敬說法者過。
  後重顯前三中分三。初一頌重顯開演。次一句重顯敬受。後五句重顯佛力。
  初中三。先一句總標地法。次二句明說廣略。後一句明略攝廣。初中云如是者。牒舉地法。言智入行者。智入是因解。行是因行。眾生以智解行行因。得入地法。次說廣略云億劫等者。謂智行廣故。說之難盡。今但略說。後略攝廣中。云真實等者。真實是如實。謂智入之行雖多。今但說其要略稱實理者。還即攝彼廣多行法悉盡故。云義無餘也。
  二重顯敬受。云一心恭敬待者。一心有二種。一身異心同故。二前後無間故。又有二種。一身正恭敬。如威儀住。堪受說法故。二心恭敬待。如法決定堪能憶持故。
  三重顯佛力中五句分二。先三句。明承力所作。後二句顯承力分齊。前中初句明承力。云我承佛力說者。示已無諂憍慢故。承佛力者。示非己力。無增上慢故。次二句顯所作。云勝法等者。謂以妙音善字說勝法故。勝法謂地義與喻相應說故。善字有二相。一隨方言音善隨順故。二字句圓滿不增減與理相應故。後明承力分齊中。初句顯多佛力。後句明力入身中。易可知也。上來別顯三成就大了。
  後總結許說分齊中。上句牒所請說難說。下句示說分齊。前中云此處者。指三家所請之處。即十地義也。難宣示者。廣如前說。此牒彼言。後示分齊。有二種。一示說因分。二示後所說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