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語遠益。故法華云跋陀婆羅等罵常不輕。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還遇常不輕菩薩教化。涅槃喻以毒塗之皷。若聞不聞無不死者。故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謗尚遠益況深信耶。況解行耶。況證悟耶。弘持之者勉思此文。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於如來所見聞親近所種善根。悉離一切諸不善法。具足善法。
  第三結示可知。第十見聞益竟。
  佛子。如來以一切譬喻說種種事。無有譬喻能說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絕不思議故。諸佛菩薩但隨眾生心。令其歡喜為說譬喻。非是究竟。
  第二總以結酬。揀喻異法。上來性起請說因喻。普賢依請明十出現。皆借象取譬。意顯佛旨深玄。深玄之旨尚不可以智知。豈言象之能及。故令外忘言象內絕思求。則庶幾於出現之旨。
  佛子。此法門名為如來祕密之處。名一切世間所不能知。名入如來印。名開大智門。名示現如來種性。名成就一切菩薩。名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名一向隨順如來境界。名能淨一切諸眾生界。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
  大文第五顯名受持分。於中分二。先長行。後偈頌。今準晉經。此前有諸菩薩發二種問。謂何名此經。云何奉持。今但有答。即分為二。先顯名。後佛子此法門下明受持。令知總名。尋名求旨。識受持法。依之修持故。今初有十名。分為五對。一內深外絕對。謂內證三德祕密藏故。外則凡小不能測故。二證寂開智對。三現果成因對。謂性淨萬德即是佛種。今十門出現即示現義。四越世順佛對。世尚不知。安能破壞。此十通是佛分齊境。五淨機演實對。知生佛同源。則能淨故。隨緣不變之性。諸佛本故。而性相無礙因果圓融。為不思議。過此更無為究竟法。前九別義。後一總該。
  佛子。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此法門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諸菩薩摩訶薩。
  第二明受持中二。先辨定法器。後是故菩薩下舉益勸修。今初。有法喻合。法中二。先標器非器。非器不為。所謂權小乘可思議乘。歷次修故名餘眾生。是器則為。所謂圓機。不揀凡聖。趣向大乘揀於小乘。不思議乘揀於權乘。一運一切運。十信滿心即攝諸位圓融無礙。名不思議乘。發此法門下明受非受。釋上為不為。有圓信手。能受眾行故。上為之權小於斯不盡能受。是故不為。法集經云。是經雖行閻浮提。於能信深法者。常住如是眾生心手中行。亦有以信解行證皆有手義。
  佛子。譬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寶。因此寶故顯示輪王。此寶不入餘眾生手。唯除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足成就聖王相者。若轉輪王無此太子具眾德者。王命終後。此諸寶等於七日中悉皆散滅。佛子。此經珍寶亦復如是。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
  第三喻可知。合中。以此經合七寶者。若無此法非真佛故。生如來家合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如來相者初心頓行佛行故。散滅有二義。一不能受。則教不行故。二不能修行。則行不行故。般若論云。法欲滅時者修行滅故。下釋散滅所由。可知。
  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法門應大歡喜。以尊重心恭敬頂受。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信樂此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第二舉益勸修中三。初略標釋。二佛子設有下廣釋所由。三佛子王成就如是功德下總結成益。
  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
  次廣釋中二。先反顯。後順釋。今初。若不依此經。縱多劫修行。尚非真實。況能疾得菩提。此中設有之言。似當假設。望慈氏讚善財言。餘諸菩薩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今善財一生。則能淨佛剎等。斯則舉權顯實。非假設也。若實有此不信人者。為在何位。文無定判。義當三賢。以入證聖必信圓故。若約教道。三祇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頓能信者。宿因聞熏為種別故。今更不信。當來豈聞。
  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諸菩薩法。安住一切種智境界。遠離一切諸世間法。出生一切如來所行。通達一切菩薩法性。於佛自在心無疑惑。住無師法。深入如來無礙境界。
  第二順釋中二。先明聞信生家益。後佛子聞此法已則能下信聞成行益。今初。先明聞信。後當知下成益。生如來家者。謂佛法界於此證會故名為生。二心行法為家。具家法故。三以俗境為家。世親釋云。由此能令諸佛種性不斷絕故。四遠離非家。五以佛行佛家。十住毗婆沙第一云。今此菩薩行如來道。相續不斷故。六菩薩法性為家。亦是佛種性故。亦同如來一如境故。七淨當佛家。八住本佛家。九總明因果事理無礙家。前六自分家。後三勝進家。前來初住見心性故。故名生家。四地寄出世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