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縛起滅順無盡
  第三有五句頌結十名。
  如是普觀緣起行  無作無受無真實  如幻如夢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陽燄  如是觀察入於空  知緣性離得無相  了其虗妄無所願  唯除慈愍為眾生
  三頌彼果勝中初二偈對治勝。
  大士修行解脫門  轉益大悲求佛法  知諸有為和合作  志樂決定勤行道
  次一偈頌修行勝。
  空三昧門具百千  無相無願亦復然
  次半偈頌三昧勝。
  般若順忍皆增上  解脫智慧得成滿
  後二句通頌後二勝。以義通故。
  復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習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瑠璃所磨瑩  如月清涼被眾物  四風來觸無能壞  此地菩薩超魔道  亦息羣生煩惱熱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導眾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勝聲聞道  此地菩薩勤精進  獲諸三昧百千億  亦見若干無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四偈頌位果等可知。
  甚深微妙難見知  聲聞獨覺無能了  如是菩薩第六地  我為佛子已宣說
  一偈頌結說。
  第六現前地竟。
  第七遠行地。所以來者。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所以來也。瑜伽云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修習住。為今滿故。次有此來。又前功用未滿今令滿故。言遠行者成唯識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觀世間二乘道故。解深密云。能遠證入無闕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隣接。故名遠行。通有二義立遠行名。一從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後邊能遠去後位故。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遠地。然其能遠去行正是無相。故所離障正是細相現行障。謂六地執生滅細相現行故。此生滅相即是二愚。一細相現行愚。謂執有緣生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執有細還滅相故。以純作意於無相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至此地中方能斷之。以常在無相故不執生。更不作意勤求無相。故能證得法無差別真如。以了種種教法同真如無相故。以能空中起有勝行。故成方便度。二行雙行。乃至亦得無相之果。故知以純無相不礙起行。
  是時天眾心歡喜  散寶成雲在空住  普發種種妙音聲  告於最勝清淨者  了達勝義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億  人中蓮華無所著  為利羣生演深行
  次正釋文亦有三分。初讚請中有十二頌。前十讚。後二請。前中分四。初二偈天眾讚說主。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雲  普供除憂煩惱者
  次有一偈。天主光雲供佛。表智契法身故。
  爾時天眾皆歡喜  悉發美音同讚述  我等聞斯地功德  則為已獲大善利
  三有一偈天眾慶聞。
  天女是時心慶悅  競奏樂音千萬種  悉以如來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四有六偈頌天女音樂讚佛。於中初一顯聲因緣。
  威儀寂靜最無比  能調難調世應供  已超一切諸世間  而行於世闡妙道  雖現種種無量身  知身一一無所有  巧以言辭說諸法  不取文字音聲相  往詣百千諸國土  以諸上供供養佛  智慧自在無所著  不生於我佛國想  雖勤教化諸眾生  而無彼已一切心  雖已修成廣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著
  餘五偈正顯讚辭。於中初四偈讚寂用無礙。
  以見一切諸世間  貪恚癡火常熾然  於諸想念悉皆離  發起大悲精進力
  後一明起用所由即悲智無礙。將說雙行。故承力讚此。
  一切諸天及天女  種種供養稱讚已  悉共同時默然住  瞻仰人尊願聞法  時解脫月復請言  此諸大眾心清淨  第七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第二正說分中二。先行。後果。行中有五種相差別。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二彼障對治差別。三雙行勝差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五中初一是趣地方便。即當入心。餘四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說雖在後。義該始終。後一地滿。初言樂無作者樂著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雖有不著為能對治。二謂向雖能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復是障。故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三垢障既盡。故止觀雙行。四明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上即後也。五由地滿故說雙行果。今初分中文有四段。初結標後。二何等下徵顯其相。三菩薩以如是下結行功能。四入已下彰其分齊。今初。具足六地行已。即是結前義。所治無相行故。以般若無相行滿。於此生著。非增上行故。次欲入下明其標後。十種方便即是能治。謂前樂無作不明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勝道。今以十種不捨眾生法無我智。以為能治。治前樂心名方便慧。便能攝取增上行。故名起殊勝道。是則即有修空故不住空。是空中方便慧。即空涉有故不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