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五是大乘。今當第五位。故云爾也。獨覺獨自覺知。釋名。未可為人師範。誡勸。末後二句喻說。鹿非駕車之用。以表此位。權漸二乘。方得大乘中路。即不堪為人師範。且可自度而已。
  次作三乘教主  直須十地安身  暫宿門外草庵  莫住化城小果  昔日五千退席  盡是聲聞緣覺  譬如貧窮乞人  得少便為豐足  恰是眾裏醩糠  見佛咸德走去  不堪受斯大法  正是憍慢比丘  犀猊生得狐兔  鸞鳳產下鴉鵲
  初二句立理。次十句引證。並是法華經文。後二句喻明。
  奉勸後賢高德  莫學小器辟支
  上句勸。下句誡。
  第六遠行地。
  後四位是菩薩乘。即第六七八九之四位也。菩薩是略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更有多名。既異翻不定。今用梵音也。遠行。在十地中。當第七位。今云第六者。用彼名而不用其義也。在彼約其多劫修行。故云遠行。今則不爾。下文自說。
  修行得到此位  證得六分報身
  六分報身。例前位說。從初發心。加功用行。今至有相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至此真如無相邊際。最難得到故云修行得到此位也。
  棄下聲聞緣覺  遠求無上菩提  梵語阿毗跋致  此云不退道心  譬如下水之舟  湍流不須多力  習成定慧工夫  勢力速如飛去  總是修行如此  何愁佛法無人  初從得意生身  今已超遷五位  若無魔難干懷  十地如觀掌內
  初四句立理釋名。此名有二釋。初云遠求無上菩提名遠行地。次云不退道心。亦名不退地。經云。菩薩到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故云棄下聲聞緣覺。次曰遠求無上菩提。釋遠行二字。與彼本地所釋不同。彼約從前說。今約次後說也。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是梵語。亦云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轉。智論云。無生忍法。即是阿[鞥-合+(白-日+田)]跋致。無生忍乃此位之勝進也。故特用此。以立位名。經云。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故下文云。譬如下水之舟湍流不須多力。此二句約喻。習成定慧工夫等。是合法。後六句舉前況後。總是修行。如此等是慶幸。次四句正述。初句指前第一。今當第六。故云超遷五位也。古人云。道高魔盛。地位到此。非人間可惑。只恐魔來。楞嚴五十種魔。為此發也。
  已出色界禪天  見住空無邊處
  以無色界四天中空無邊處天。為報身受用之地。
  凡所有相虗妄  如今驗在目前  如夢幻泡影電  方知佛語無虗  水影鏡像迷人  三界盡遭吞噉  選甚二皇五帝  誰怕晉宋齊梁  自古英雄征戰  從頭屈指高賢  早知無我無人  爭甚浮名浮利
  初六句以教照心。總知不實。後六句以今驗古。徒枉前功。
  第七不動地。
  成唯識論云。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名不動地。
  此位七分報身  已到識無邊處  法身空有齊肩  報身均攤十地  應身變化無窮  乃是道人活計
  初句能依身。次句所依土。即四空天之第二天也。次三句別說三身。以此地中。具三身故。若在華嚴。則說十身相作矣。末句結屬當人。
  此位名稱不動  引舉楞嚴頌云  妙湛總持不動  首楞嚴王希有  消我億劫顛倒  不歷僧祇法身  寒山有詩一首  吾心有似秋月  影現碧潭皎潔  世間無物比論  教我如何宣說  可謂秋江一點  依稀大海潮平  恍惚冰壺雪竇  表裏瑩徹無瑕  可憐心地洒然
  初句標名。次十句引證。後五句喻顯。引證中。初五句引經。次五句引詩。既引詩而又引經者。義理相同故。世出世間之法。皆如此故。引經證中。初句舉經。次句讚佛。次句讚法。次句斷障。末句悟道。所以引此者。前說所證三身。今舉妙湛總持為證。表不妄談也。末句據文演義。欠一獲字。非欠也。證悟至此。本具法身。不必言獲。引詩證中。初句舉名。次即四句詩也。既悟至此惟證。乃知理圓言偏。固難說也。喻顯中。初四句舉喻。第五句合法。喻上不動之義。佛體不動。無有作意。如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此。亦如鏡像隨形所現。鏡且不動。可見心地洒然矣。
  堪嗟城市喧喧  愁見六塵袞袞  佛賜華海乾坤  爭那迷人不見  木虫不知木外  井魚不信井餘  區區聲色之中  杳杳[穀-禾+卵]形之內  牽羊來赴市中  捕魚已安砧上
  初二句世緣妨道。次二句佛境難知。後六句喻顯凡庸。故興愍念。
  今蒙佛贈三乘  頓生極樂國土
  有能修此三乘教法。必能證此三乘聖果。出火宅樊籠。入蓮花淨域。原其所自。皆佛贈我也。
  第八善慧地。
  依真如理體。起無碍智用。成就微妙四無碍解。善說法故。名善慧地。
到此八分報身
  地地增高。故云八分。比後欠二。已前皆不及矣。
  已至二十七天  呼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