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處
  無所有處。乃第二十七天。有本云八。字悟也。
  喻如大牛之車  灌頂法王子位  名為受職菩薩
  始入大乘下位也。生在佛家。名之為兒。受灌頂法王子之職位。故下句云。名為受職菩薩。
  理合說法度人  見有六根功德  普徧三千大千  眼有八百功德  十方普現眼前  耳有千二功德  聽聲遠徹遐迹  鼻有八百功德  能齅百億界香  舌有千二功德  說法力在舌根  身有八百功德  造化隱現身中  意有千二功德  六根智慧主宰  得是六根清淨  紹佛說法傳燈
  初句按定。次下通妨。問有何因緣。說法度人。答見有六根功德等。初二句總標。次十二句正明六根功德。末二句結顯本位。六皆名根者。皆有生長義故。又皆是竅穴門戶。四大為其體質。由此謂之根門。
  法華第十九品  留與法師看詳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正說六根功德故。
  法華第二十品  不輕菩薩化人  正法像法滅後  增上慢者橫行  不依菩薩正路  計著邪法亂人  是時不輕禮拜  拜告邪慢比丘  請行十地正道  勿將非法陷人  邪慢有大勢力  惡口罵詈不輕  不用虗妄授記  汝是無智比丘  當是四部惡人  不信三乘十地  二百億劫地獄  邪慢豈可不聞  不輕尚遭打擲  況復老身孤寒  甘伏被邪毀辱
  初二句總標。次十五句舉經證據。聖化尚然。末後四句邪法盛行。凡身寧免。
  第九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到此九分報身
  隨位增微故。
  上至三界之頂  已出二十八天
  即非非想天。為此報身受用之土。出即到也。以是三界之頂。上無隣居。故名出也。非是逈然出離也。
  名為等覺大乘  乃是法師正位  露地車駕白牛
  等覺有二義。一即齊等。等於妙覺故。二即等級。比於妙覺。猶較一等。故云約等。妙覺亦名如來。雖等而修。亦名菩薩。今當後義。在華嚴中。此名當第十地。或合等覺。於此地中。今從此說。既以後位名妙覺佛乘。故以此位寄等覺也。乃是法師正位。揀異前文之辭。前云。理合說法度人。約勝進說也。露地車駕白牛。亦是揀異前文之辭。前位云大牛之車。乃臨門三車中。所許之者。有名無實。今云露地牛車。乃四衢所授者。方是實果。與前牛車。黑白有異。
  西天二十八代  佛種似此傳燈  箇箇稱呼菩薩  神通比佛一般  真是釋迦心印  果位照據分明  臨滅上升虗空  出現一十八變  三昧心火自焚  空中舍利如雨
  初五句以人驗法。後五句以果驗人。言二十八代者。自佛囑迦葉。展轉于今。以心傳心。歷代不絕。乃至菩提達磨。自西來東。傳於此土。譬如一燈傳百千燈。燈燈不絕。故云。佛種似此傳燈。言佛種者。紹隆佛種之謂也。心印即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之異名也。心心相授。如印印物。故云心印。後五句中。初句總標。後四句證驗。若非釋迦心印親傳。安得如此。
  迦葉結集經藏  統屬大乘小乘  先了辟支一半  次言十地滿心  惟有妙覺同宗  果位看他高下  聖說凡聽無疑  呌喚醉醒修行  凡說凡聽乖訛  轉使眾生瞌睡
  初二句總標。次四句別釋。後四句揀異。如來在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世尊滅後。末世無聞。須用結集大小乘藏。以應大小乘機。故律中有言。過去六佛中。四佛結集經教。故佛法久住於世。二佛不結集經教。故佛法速滅。故知佛所說法。須用結集也。
  惟有十地正修  其餘那堪屈指  三乘久煉成功  爭那時流性急  人愛易學易成  恰似畫餅不飽  哀哉古道茆生  不免編排十地
  初四句正顯此宗之要。次二句喻明妄冀之非。後二句因示述作之意。
  第十妙覺地。
  此地乃頓教大乘也。已前三乘皆漸。今稱頓教者。即是佛乘十地中。本無妙學地。佛意慈悲。下接三乘。同居十地。勸三乘人學佛故也。三乘及佛。所以異者。謹按藏經。修行格式。其塑像及畫像等。四果羅漢。及五果辟支。皆是二乘小仙。其塑畫形像。只依常僧相貌。以表小乘人也。其菩薩大仙者。披瓔珞。持環釧。頂花冠。以表受職法師大仙也。今此妙覺一佛乘人。頂上旋螺髮。項背焰光。胷題卍字。身黃金色。以表功行圓滿。故此特立頓教之名也。言妙覺者。功行既足。朗然大悟。離覺所覺。故云妙覺。惟識論云。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斷佛地障。即入妙覺也。是故妙覺名無上士。無上士者。無所斷故。
  到此十分報身  是名超出三界
  上句圓滿報身。下句二十八天。羅籠不住。
  初以三乘誘引  實以佛乘度脫  獨此名為頓教  向下總是漸修  歡喜離垢發光  焰慧難勝現前  遠行不動善慧  法雲妙覺已終  十住十行十向  十地十一功圓
  此即頓漸分宗。佛說一大藏經。不出漸頓二字。於中則有約機約法約喻不同。捨父逃逝。照鏡迷頭。此約機以明漸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