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中。自有聲聞法緣覺法及佛法。問既有佛法。何名小乘。答此中佛法。但慈悲愛行。異於二乘耳。今文三乘。當於何種。一中當其第二。二中全用。三說雖約機約法約喻不同。並通諸文。而不局定。意在勸發行人造修出界。而不局於文字教限也。
  若是不依正法  恰如登樹捉魚  又似井中摸月
  十地三乘。是其正法。捨此別修。如緣木求魚。獼猴救月。此喻不修之人也。正法云何。如下文說。
  頓教妙覺佛乘  十地稱呼菩薩  五果緣覺辟支  四果六通羅漢  三果二果一果  諸漏未有神通  般若悟心見性  名目稱呼內凡
  此示十地三乘之位也。自第六遠行地。至第九法雲地。是菩薩乘。次前第五果。是緣覺乘。四果阿羅漢。是聲聞乘。三二一三。進未能至聲聞。退不可居凡位。故云諸漏未有神通。當是聲聞乘。向見修二位也。般若悟心見性名目稱呼內凡者。聲聞有二位。初凡二聖。凡位又二。外凡內凡。外凡自分為三。初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此三俱屬外凡。亦名資粮位。人天二乘。創心入道。修此三門。對治凡習。內凡有四。謂暖頂忍世第一。此四亦名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二凡共七。通名七方便位。文云。般若悟心見性者。人天外凡。於三法中。淘練已久。悟般若心。見真如性。策勤加行。趣於聖果。即入見道位也。其次聖位。亦分為三。一見道。當於初果。二修道。當於第二第三。三無學道。當於第四聲聞乘位。方究竟也。問文云十地稱呼菩薩。今此何云六至九耶。答第九法雲地。即他經中第十地名。今云十地。猶約他經說也。問頓教妙覺佛乘。應不在十地三乘之數耶。答此位正是所修之果。三乘十地是能修之因。由歷三乘十地次第漸修。因行已圓。頓證妙覺。故此特云。頓教由漸入頓。即漸修頓悟之衡量也。問既云由漸入頓。只合自小之大。先說一果二果次第。至於佛乘。文中何得倒置耶。答此順佛經。從本起末。要令學者返本還源。故云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若修果位不成  總是著空著有
  證宗論云。悟道不證果者。名為著空病。講經不證果者。名為著有病。天下三乘教藏。堆積如山。並不見箇三乘道人者何。皆因著空著有病也。問佛法以空有為門。令人修造。弘傳之者。或毀空讚有。或破有讚空。或云空淺有深。或云空深有淺。各憑經論。成熟機緣。除此二門。別無可托。今皆目之為病。莫不與經論相違麼。答經論所談。歸於中道。執著一處。即是病源。是故目之。為著空著有病也。
  要知經藏根源  余今為君解說  非是貧道多言  初學要知子細
  問修行之人。既悟無常迅速。便當火急修行。然未看經。遇緣即宗。安知不落空有二病耶。答要知經藏根源。余今為君解說。記主可為慈悲深厚。無問自談者也。古人曰。不請而教。孰云不欺。既無請者。何必多言。答初學要知子細。言貧道者。佛法初來。僧人皆名道士。自稱貧道。今循古說也。
  猶如明鏡當前  照見古今邪正
  喻明可見。然喻中具法鏡。但照見妍醜短長。今曰古今邪正。乃約法說。
  塵沙諸佛出來  此事終無移改
  塵沙即恒沙也。尋念過去佛。亦應說三乘。佛佛道同。誰敢移改。
  學道先求因地  果位直是修行  若非果滿功圓  雖是口快舌端  決定非干正法
  前三句修行實效。後二句徒事虗文。又初二句因地覺心。要與果位名目相應。後三句皆是返顯之辭也。
  初學先求因地
  因地二字。法喻立名。地能生成荷載。若無種子。則無所生。修行之人。莫不以發心為因。發大乘心。得大乘果。發小乘心。得小乘果。未有發小心而得大果者。是故經云。因地不直。果招紆曲。記主深恐初學之機洗心非正。故此特云。初學先求因地。而言學者。猶飾也。器不飾。則無以為美觀。人不學。則無以有懿德。若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則道業踰高。益之則學功踰遠。故形將俗人而永隔。心與世情而懸反矣。
  初從戒定慧修  須知名目般數
  上句總標。下句生起下文之意。題云初學。即以此三法為篇首者。當知此三皆名學也。初修學人。必以此三法為因地者。為對世間舊邪三學。立正三學。以對治之。亦示翻邪歸正之意也。戒以防非止惡。定即息慮靜緣。慧乃破惑證真。此三法門。俱當修學。修學之門。依其次第。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所以爾者。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起。今則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矣。然此三法。正是經律論三藏所詮之義。通名學者。諸佛菩薩本意。欲令人學戒學定學慧。故以經律論三藏三教。而詮示之。故云。三學非為學於文字言教而已。故大小乘諸教中皆云。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不言增上經學律學等。標題云。初學先求因地。即繼之戒定慧修。良有以也。名目般數。如下文說。
  五分戒香熏體  一言萬部都収  小乘因名四諦  辟支十二因緣  菩薩須行六度  佛乘十方安排
  五分者。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