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11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雪峰义存禅师语录-明-林弘衍-第16页

沙。
  二年壬寅
  師年六十一。廉帥李景捨錢一十萬緡。司空潁川陳公捨錢三百緡。觀察使韋公處濱捨錢二十萬緡。置太平王坂庄。致仕隴西李公捨錢一百三十八貫。繼而創城西大睦廨寺。是歲。有內官自閩回京。言師之道德。欽承禧宗皇帝聖旨。乃詔福州所司具師道行。時閩士陳延郊疏其實以奏。賜號真覺大師并紫衣袈裟。
  三年癸卯
  四年甲辰
  師年六十三。時克用破黃巢于太山虎口。師聞而喜。
  光啟元年乙巳 二年丙午
  三年丁未
  師年六十六。四月八日。巖頭遭宼難。大叫一聲。聞數十里。命終。闍維。舍利無數。師聞而悲慘。
  文德元年戊申
  昭宗皇帝龍紀元年己酉
  師年六十八。開基造塔於陳洋。即前所謂第三境界。當年七月七日塔成。師自作塔銘。時行實師伯示寂。師哭之慟。舉而葬于東山西原。師為塔記云。身謝有為。塔歸無縫。松山一鎮。鶴嶺千秋。師伯法諱行實。俗姓高。永嘉人也。受業芙蓉山。自己丑年。啟剏茲山。時行實明地理。破天荒。立山門。放水路。原始要終。其功不淺。是年八月十四日。終於舊院。壽六十七。臘二十六。
  大順元年庚戌
  二年辛亥
  師年七十。再遊吳越。初抵天右湧泉。
  景福元年壬子
  師年七十一。是歲夏。止於靈隱。後至國清寺。復到浮江。次遊育王。各有問答機緣。
  二年癸丑
  乾寧元年甲寅
  師年七十三。復歸閩。止於陣洋塔所。府司徒郎公請延府中。為說玄要。即施財建法堂于塔亭。是歲遷寺於陳洋。今院是也。投契之緣。時有嗣法門人。闡揚大法者五十六人。玄沙備.鵞湖孚.岩洞休.招慶稜.雲門偃.鼓山晏等。
  二年乙卯
  師年七十四。領眾南遊。時黃涅槃預知師至。搘策前迎。抵蘇溪。邂逅相遇。師遂問云。近離甚麼處。槃云。辟支岩。師云。岩中還有主麼。槃以竹策敲師簥。師乃出相見。槃云。曾郎萬福。師遽展丈夫拜。槃作女人拜。師云。莫是女人麼。槃又設兩拜。遂以竹策畫地。右繞師簥三匝。師云。某甲三界內人。師三界外人。師宜前去。某甲後來。槃乃先回。師遂至。止囊山。憩數日。槃供侍隨行徒眾。一無所缺。次至瓦棺。時泉州太傅王延彬創東彌勒.資壽等院。迎師駐錫。大加禮敬。時閩主王審知權執霸位。嚮師道化。甞領千眾于東西第為王說法。初捨俸錢三十萬。創橫屋二十間。次捨錢三十萬。創法堂.迴廊.方丈等宇。
  三年丙辰
  四年丁巳
  趙州諗禪師示寂。
  光化元年戊午
  師年七十七。閩王請師同玄沙入內論佛心印。大王聞二師如此開示。起大信心。便立大誓願。志心受持。終無退志。大王再請二師于內講論佛法。重排香案。不許外泄。仍令內尚書三人隔帳錄其法語。師乃請諸佛龍天證明。為王傳佛心印。復捨錢四十萬鼎建大殿堂宇千百餘間。莫不大備。師先年首至茲山。時山南陳洋信士藍文卿者。知師道化。遂將所居東池側古檉樹創菴。延師駐錫。今枯木菴是也。藍公復以檉洋庄創造精舍。請師居之。今舊院是也。藍公見眾廣。復將所居之宅充為巨剎。遷師主之。復蒙閩主忠懿王具奏禧宗皇帝。賜封檀越主藍文卿為威武節度使。明護侯王長男應潮通祐神君。弟僧守遠慈悲尊者。今為本山土地。其後文卿與楊大娘.次男應辰等。徙家於茆洋庄以成其志。仍施田園二十庄。今藍田.太平.大睦等庄是也。
  二年己未
  師年七十八。閩王遣使齎銀交椅送師。
  三年庚申
  師年七十九。有 旨賜改本寺為應天廣福寺。
  天復元年辛酉
  師年八十。是歲閏六月初十日。師將條件住持及僧行規制以示徒眾。大約事無大小。皆歸住持。百川歸海。眾流同源。國無二王。家無二主。況僧居無諍。有諍非僧。心安人和。不失其緒。至於庄院.塔院皆有成規。老者.病者理令看待。若能聲演佛事者。以應外緣。僧行有過。輕重量罰。既非知事。不許輒行杖木。令人不安。凡百事但依芙蓉先師規制。即知其義也。
  二年壬戌
  三年癸亥
  師年八十二。寺眾日繁。歲入不給。屋宇漸漏。欲行脩葺。工程浩大。有僧無量.無悅者。立心勸募眾緣。輪奐仍舊。以遵師行。
  哀帝天祐元年甲子
  二年乙丑
  師年八十四。閩王再施錢重建枯木菴及開大池。約萬有餘工。師甞在枯木菴坐禪。傍有水磨晒麥。師親題云。菴前永日無狼虎。磨下終年絕雀兒。此師之誡諭。至今無虎雀。
  三年丙寅
  師年八十五。泉州王太傅遣使來請稜道者住持招慶寺。師以書報玄沙。沙上山送之(唐祚至此為梁所纂)。
  梁大祖皇帝開平元年丁卯
  師年八十六。師自圖塔樣。令人呈獻閩王。王遣使往江西瑞迹山披材石。為師建塔及真堂三間。與師造龕子。龕完。報和尚知道。師云。舁向堂前著。看儞不奈何。
  二年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