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以然之故。本末四大。縱件數借還。似亦了了。觀其會物歸己。則終成兩橛。如能究徹緣影之心。則靈明始凝。又靈明凝定。亦有淺深。如斷見思惑。得羅漢果。斷塵沙惑。得菩薩果。斷根本無明盡者。始得佛果。故曰。心數理妙。孔老未知也。
墨香庵常言
乳參水則漓。醪參水則薄。去古遠而人心澆。故以不恠者為恠。謂恠者常也。有法古之風者見之。則以捏恠目之宜然也。
或曰。民性多暴。聖人道之以其仁。民性多逆。聖人道之以其義。民性多縱。聖人道之以其禮。民性多愚。聖人道之以其智。民性多妄。聖人道之以其信。殊不知民性非暴。可以道之於仁。民性非逆。可以道之於義。民性非縱。可以道之於禮。民性非愚。可以道之於智。民性非妄。可以道之於信。若然者。暴而道之以仁。逆而道之以義。縱而道之以禮。愚而道之以智。妄而道之以信。皆治之也。非道之也。治之如鯀治水。道之如禹道水。故逆其性者。功弗置。順其性者。續乃成。若性本暴而道之以仁。吾知聖人復生。其道難行矣。大都習可以治。性可以道。故暴者習也。非性也。
披林逐虎兕。入水嬰蛟龍。世以之為勇。非勇也。能以至公之理。折隱私之情。勝而弗敗者。是為勇也。
或曰。今道有赤子。將為牛馬所踐。見之者。無問賢不肖。必惕惕然。皆欲驅牛馬以活之也。至夫國有弱君。室有色婦。而謀其國欲其室者。惟恨其君與夫。不罹赤子之禍也。噫。是復何心哉。即欲活之之心耳。微涉可欲。瞥然失照。一至此乎。故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夫技與道。同出而異名耳。故善於道者。技亦道也。不善於道者。道亦技也。若然者。道與技果一乎哉。果異乎哉。
夫煩惱之與菩提。濁波之與清水。空之與色。屈之與信。果一物乎。兩物乎。忽而弗觀。則三惑浩然。反而推之。則三德宛爾。此非勞形役骨而可入。貴乎於妄心忽生時。窮其所自。或牽於聲耶。或牽於色耶。逆耶順耶。生耶死耶。隨心生處。即而體之。極而窮之。生於自乎。生於他乎。兩者合而生乎。綿然無閒。堅然痛究。至於智力無所加功。情根無地可植。越著精彩。如饑狗之嚙枯骨。細嚼則無味。舍之則無聊。嚙之。嚙之。又嚙之。忽而精力之與枯骨。能所命斷。始不疑空不異色。屈不異信。煩惱不異菩提。眾生不異諸佛矣。噫。能[拚-ㄙ+ㄊ]命者。可以殺人。能割情者。可以入道。雖聖人復生。不易吾言矣。
夫心術無常。顧其所馮如何耳。故馮於十惡。則泥犁見焉。馮於慳貪。則餓鬼見焉。馮於愚癡。則畜生見焉。馮於五戒。則見之人。馮於十善。則見之天。馮於四諦。則聲聞道成。馮於十二因緣。則緣覺果就。馮於六度。則菩薩慈弘。馮於最上乘。則佛果圓滿。至於馮於六經。則謂之儒。馮於百家。則謂之百氏。若韓非馮於刑名。孫武馮於兵。較之畜生之與餓鬼。餓鬼之與地獄。三者推其所馮。雖皆不善。此果報非因心也。噫。人為萬物之靈。如所馮果善。則克聖奚難哉。而韓非孫武。既為人矣。不幸而所馮不善。導天下以殺戮。則其泥犁以為園觀。長劫遊戲。吾知其不免乎。或曰。刑名以救德教之不備。兵乃戮寡而救多。皆仁術也。子何俱非之。對曰。考之出世之典。徵之治世之經。未有不聞大道。而善用者也。如善用之。自非聖人莫能焉。
夫廓然無朕。奚吉奚凶。陰陽既不可以籠罩。禍福豈可以雌雄之哉。噫。介爾有知。萬物生焉。是以觀爻象可以推休咎。聽音聲可以定吉凶也。若然者。一心不生。則三藏六經。惡能筌蹄之乎。
夫深山重淵。蛟龍虎兕之所恃也。多財高位。富姓貴耀之所恃也。然蛟龍虎兕。富姓貴耀。皆不能免其患者。以恃賈之耳。雖然外天下者。則不可悅以富貴。外富貴者。則不可辱以貧賤也。噫。恃潔而高世。賈患而傷生者。名乎非名乎。若然者。則蛟龍虎兕不為暴。富姓貴耀不為貪。而至暴至貪者。非外天下忘富貴者乎。
夫榮之賈辱。利之賈盜。人皆易知也。而名之招忌。德之招謗。道之招毀。知而未真乎。果真知乎。非真蹈其閫者。豈易知哉。
天下皆慕富貴。而厭貧賤。皆惡饑寒。而好飽煖。殊不知非貧賤饑寒為之地。則富貴飽煖何自而來哉。
夫旱極則水至。澇極則旱來。是以聖人履霜而知氷。驗來而知往也。若然者。未至其極。猶可備之。既至其極。極則不返。備之何益。
凡為之於未有。一為而萬成。萬成而一不損。損則萬亦何益。以其不損。謂之益矣。
夫招生死者身也。招好惡者心也。生死之與好惡。聖人痛患之。以其患之。患無所患也。眾人不患之。故患患之耳。今有人於此。雖未能即去其招。知招為患之媒。以其知之。媒日疎矣。於是知疎媒者。雖未齊聖。聖由是始也。
夫惺之與夢。晝之與夢。天乎人乎。在天則謂之晝夜。在人則謂之惺夢。故知此者。天亦可也。人亦可也。若然者。天之與人。在我而不在造物明矣。
吾甞思天之上。更有何物。思地之下。載我者誰乎。思之。思之。又思之。思不及處。則不可以口門吐矣。又豈可以言語形狀之哉。雖然真悲者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