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7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永觉元贤禅师广录---第118页


  諸法雖殊。總根於心。心。本也。諸法。末也。然必有宗焉。宗者。諸佛之秘要。列祖之玄旨。不達此宗。則本末俱妄。能達此宗。則本末俱真。此宗既得。由是出一言。行一令。無非毗盧之正印。孰能不遵用之乎。
  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覩。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
  此重破明暗之非實也。當其明時。中便有暗。特其暗之相不可遇。當其暗時。中便有明。特其明之相不可覩。其義云何。以明暗對待而立。正如人行步。前步因後步而得名。若無後步。何名前步。後步又因前步而得名。若無前步。何名後步。明暗之義亦如是。大都明待暗成。故言明中有暗。暗待明立。故言暗中有明。生滅互顯。非為真實。若是本有妙光。絕無對待。豈有生滅之可言哉。迷固不存。悟亦不立。始為妙性之真明也。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
  前就心上言明暗之非實。此就境上言萬物之非實。世俗執萬物為實者。以其各自有功也。若果自有功。當言其用之及物為何如。今觀其用之所及。悉皆藉外緣而後成。若無外緣。不能及物。是知自本無功也。自既無功。則同為虗妄而已。
  事存函葢合。理應箭鋒拄。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
  執心境為實。則事理俱乖。達心境為妄。則事理俱妙。事存。言不必遣事。自然與理相合而不差。理懸。言發之於用。自然箭鋒相拄而不爽。此無他。以能會其宗也。所以承言必須會宗。若違背宗旨。自立規矩。則事理乖謬。非愚即狂矣。
  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虗度。
  此總結。而勸其勤求會道也。大道祇在目前。觸目皆是。若非法執法。則不能會。故如盲者運足。進趨末由。豈路之有遠近哉。葢不迷。則運足知路。無遠弗屆。迷。則山河永固。咫尺難通。參玄之人。可不勤求會道哉。若與道會。庶光陰不至虗度。不然。虗生浪死而已。昔法眼註此云。住住。恩大難酧。意深哉。
寶鏡三昧註
寶鏡三昧一書。洞山室中。密授曹山者也。洞山云。吾得雲巖先師親印寶鏡三昧。則知非洞山所作。乃雲巖所作。或又謂其傳於藥山。今不可考。是書洞下諸師。恐屬流布。轉辱大法。但於室中密授。以定宗旨。以防滲漏。自宋朱世英得之老僧。乃囑覺範註釋以行。覺範不達此宗。又性多疎略。故是非相半。迷悞後學。余不得已。乃為別註。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理無不是之謂如。事無不如之謂是。付者。如是而付。得者。如是而得。保護者。如是而保護。稍不如是。便非種草也。
  銀盌盛雪。明月藏鷺。類之弗齊。混則知處。
  如是之法。本非正非偏。強而名之。則亦正亦偏。此正偏之法。本非分非合。強而言之。則亦分亦合。先聖不得已。乃有銀盌盛雪。明月藏鷺之喻。類之弗齊。混則知處。即是詮釋上二句意也。學者於此。能弗滯於言句。神而明之。則洞上無遺旨矣。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
  意雖不局於言。應機而有言。亦可以達意。
  動成窠臼。差落顧[佇-丁+一]。
  弗安於常謂之動。動則意所偏向。便成窠臼。非超然無住之境也。不合於理謂之差。差則失本有光。便落陰界。反顧[佇-丁+一]思。乃鬼家活計也。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
  般若。如大火聚。觸則被燒。背則非火。但兩頭捉汝不著。便免得苦樂相形。明暗相酬。
  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百丈曰。從來不是箇物。不要知渠解渠。是渠非渠。但刈斷兩頭句。刈斷有無句。不無不有句。不是欠少。不是具足。非聖非凡。不明不暗。不是有知。不是無知。不是繫縳。不是解脫。不是一切名目。謂之佛。是染污。謂之法。是染污。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謂之正。則兼偏。不可言正也。謂之偏。則兼正。不可言偏也。不欲犯中。故如此明之。洞上之機貴回互。其源實出於此。
  為物作則。用拔諸苦。雖非有為。不是無語。
  溈山曰。實際理地。本無一法。所以不欣取著。為物作則之時。要用便用。若於餘時。無一塵繫念。涅槃經云。有所說者。名有為法。藥山却曰。第一不得絕却言語。他說箇語。是顯箇無語底也。
  如臨寶鏡。形影相覩。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見道之者。如人臨鏡自炤。形影相對。不滯名言。寂然昭著。若纔以為汝。則汝外有渠。而汝不是渠。言汝者非也。若更以為渠。則渠全無渠。而渠即是汝。言渠者。亦非也。是一涉名言。便成染污。豈妙契斯道之意哉。
  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語未正故。
  涅槃經云。云何名嬰兒行。善男子不能起住去來語言。是名嬰兒行。如來亦爾。不能起者。如來終不起諸法相。不能住者。如來不著一切諸法。不能來者。如來身行無有動搖。不能去者。如來已到大涅槃。不能語者。如來為諸眾生演說諸法。實無所說。經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