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四句。絕百非。
  首句。疊。觀者。教人察己身。即同如來也。次句。略釋。離四下。廣釋。無為。寂滅真體也(釋如義)。寂照。寂體妙用也(釋來義)。如鏡照物。本自無心。心體雖寂。寂而恒照。非有心用。眾生不了自心本寂。妄計有心。故起四句百非。若大明覺慧中。念念寂滅。即如來清淨法身。何勞離絕(問。如何是無為作用。答。為即無為。非無為于無為也。如地大能持萬物。終不生念。我力能持。火亦不念我能燒物。水亦不念我能潤漬。風亦不念我能動長。空亦不念我能容受。涅槃亦不念。我令眾生得度。義出大經)。離四二句。釋如字。但舉一對。或拈一字便成四。如有無是對。立四句者。如云有。是增益謗。無。是損減謗。亦有亦無。是相違謗。非有非無。是戲論謗。一異。斷常亦爾(就有等四句。每句各四句。有四句者。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無四句者。無有。無無。無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四句者。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四句者。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如上四句各四。四四則成十六。是末四句也。約三世各有十六句。成四十八句。此諸句。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并上根本四句。成百。餘四句倣此)。百非者。法數云。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積成百。皆不得真。故云非(噫。四句可離。正句不可離也。嚴頭云。大統綱宗。麼須識句。甚麼是句。百不思時。喚作正句。亦云居須。亦云得住。亦云歷歷。亦云惺惺。亦云恁麼時。將恁要等破。一切是非。如一團火相似。觸著便燒。有甚向傍處。古哲云。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有無尚爾。況四句乎。百非乎。所以當離而絕之)。
  眾悳具足。湛然常住。
  廣釋來義。眾德即萬行。感百福莊嚴。行無不具。相無不圓。故云具足(圓滿報身)。湛然。言如水之澄湛。萬彩[涌-用+(圉-土)]映也。常住。即不動義(法身也。宗門統要云。佛光如滿禪師因唐順宗問。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師云。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虗空。常在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帝又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說法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知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師曰。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虗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問。如來法身既常。眾生如何不見。答。大經云。其性常住。是不變異。無智慧眼。不能得見。如彼肉眼。不見闇中樹影)。
  雖復方便入於滅度。慈悲捄接。未曾暫捨。
  復(讀福)。白也。言也(語云南雍三復白圭)。方便。雙通出入。入於滅度。即生死而證涅槃。出而捄接。即涅槃而度羣品。(故云淨法界身。本無出入。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是無住涅槃也)無志出世。淪于苦中。則捄之。有志力微者。則接之。實須臾未甞棄也。
  生如是心。可謂滅罪之良津。除障之要行。是故志誠。求哀懺悔。
  總收上四行。滅罪。是總結懺悔。除障。是生下諸文。
  (某甲)等無始以(已同)來。至于今日。長養煩惱。日深日厚。日滋日茂。覆葢慧眼。令無所見。斷除眾善。不得相續。
  因煩惱長養。故眾善斷除。不得相續。釋斷字。心有煩惱。如地有眾草。煩惱長。則生死海日深。無明地日厚。土得水而日滋。樹得地而日茂。滋。浸也潤也。茂。盛也。由煩惱林茂。故覆葢。智慧眼。終不自見(下文障字。由滋茂覆葢生去。起字。從長養字生去。計二十四節)。
  起障不得見佛。不聞正法。不值(音治)聖僧煩惱。
  一。由斷眾善。於三寶無緣。慧眼恒盲。福田淺薄也。
  起障不見過去未來一切善惡業行。出離煩惱。
  二。因覆慧目。不見過現善惡業行。即不知未來當受好醜果報。故煩惱無由離。生死海無由出。無明地胡由脫耶(上二節。明人間障。下明障生天事。皆根前觀果報中來)。
  障受人天尊貴之煩惱。
  三。人中尊貴。如轉輪聖王。天中尊貴。如欲界帝釋。色天梵王。無色非非想處天等。言尊貴者。揀異三途微賤。貴賤。當轉轉明之。
  障生色無色界禪定福樂之煩惱。
  四。禪定福樂。初禪離生喜樂(深入一心。有覺有觀。離不善法。得未到地。身心快樂。證初禪相)。二禪。定生喜樂(初禪喜樂。從離欲生。此中喜樂。從禪定生)。三禪。離喜妙樂(喜是麤樂。今捨麤求妙。故離喜)。四禪。捨念清淨地(初禪覺觀惱亂。二禪大喜動。三禪知樂無常難守。是故當捨。進求四禪安隱之地。四禪純淨。無出入息。故心易攝。是為真禪。如善御馬者。隨意所至。欲行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隨意皆得。欲得六通亦易。前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