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不住。有求皆應。無禱不從。常在世間。捄苦眾生。令得解脫。如釋迦世尊。常在娑婆。化度眾生耳。

  慈悲水懺法卷上
  慈悲水懺法卷中隨聞錄

    寓古婁青螺菴沙門 書中智證 錄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水懺道場總法。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毗盧遮那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龍自在王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觀自在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準前可知)。
  (某甲)等。相與即今身心寂靜。無諂無障(時本作曲)。正是生善滅惡之時。復應各起四種觀行。以為滅罪。作前方便(南藏無作前二字)。
  承上懺悔發願而起觀行。作滅罪之方。故總標也。承前折憍等。三業無過。故得身心寂靜(大經云。身寂靜者。終不作殺盜婬。心寂靜者。亦不造貪嗔癡。又身寂靜。終不親近四眾。及所有事業。心寂靜。終不集三毒。有四句料簡。一。身靜心不靜。如身坐禪遠四眾。心不離貪等。二。心靜身不靜。如內斷三毒。外近四眾等。三。身心俱靜。如諸佛菩薩。及如法行人。四。身心俱不靜。如不信心凡夫外道等)。生善滅惡。承前悔罪發願文以生後。復應下。總標。言趂此身心俱靜之時。又當各加觀行而進修焉。
  何等為四。一者觀於因緣。二者觀於果報。三者觀我自身。四者觀如來身(首句徵。一者下列)。
  第一觀因緣者。知我此罪。藉以無明。不善思惟。無正觀力。不識其過。
  一。因緣觀行。初疊。知我下。釋明。起始為因。助作為緣。如內充三毒。外近惡友等。知。覺了也。由正觀力□(萬法本不□□□□□□□□□生。依正色心。□□□□□□□□□□□□□□□□。難於成□□□佛因緣)□□□□□□□□□□□□□□心。思惟。即貪心。今觀諸法從因緣生。覺所觀境皆空。能觀之心自寂。昔無正觀力。被惡境轉。故不識其過。不識。便是無明。故無正觀之力用也。
  遠離善友。諸佛菩薩。隨逐魔道。行邪險徑。
  雙承上兩節來。由不識其過。心多顛倒。如善知識。當親近者。倒遠離之。魔道應遠離者。反隨逐之。吁。不善思惟如此。隨逐。隨順追逐而不捨也。魔道者。梵語魔羅。此云奪命。能劫奪智慧命故。又名殺者。是惡中之惡。即謗毀三寶。邪見橫逆者。依附此等必墮三途。故云險徑。
  如魚吞鉤。不知其患。
  此下連舉三喻明三毒。初明貪毒。魚但知香餌之肥口。不知鉤頭有喪身之患。魚能吞物。譬人貪著可欲境(古云。隨他香餌浮波面。獨守深潭得自由。寧有喪身之禍耶)。不知二字。極重。應上不識字面。冠下兩喻(大經云。見諸法真實。便有總別之相。如見色作色相等。所以起貪耳)。
  如蠶作繭。自纏自縛。
  二以蠶譬癡毒。蠶。吐絲蟲也。繭。蠶衣也。蠶因癡迷。不知□□□□□□□□□□□□□纏其頭。自縛其體□□□□□□□□□□□□□□自盡其邪知見力。觸境迷惑。自是惛懵。既皆曰自。顯非他力使之然也(大經云。眾生不見十二因緣。是故流轉。如蠶作繭。自生自死。眾生亦然。不見佛性。自造結業。流轉生死。猶如拍毱。四祖道信。見三祖燦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祖曰。誰縛汝。曰。無人縛。祖曰。何更求解脫)。
  如蛾赴火。自燒自爛。
  三。蛾譬嗔毒。飛蛾喜赤光。見火即投。不知自燒燋爛之[示*(囟-乂+古)]。喻人嗔心。見違境即發。不知嗔火能壞法身。戕智慧命。
  以是因緣。不能自出。
  結因緣觀行。三毒造業。久淪生死。自不能出。不藉三寶力。及自觀力。何以得超。
  第二觀于果報者。所有諸惡不善之業。三世輪轉。苦果無窮。
  二。果報觀行。所有諸惡。如有貪等惡心所。自造惡業。必招苦果。惑業苦三。如惡叉聚。又生死不停曰轉(即十二因緣等。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如師子尊者與二祖俱償宿障。皓月問長沙岑。永嘉云。了即業障本來空。如何是本來空。沙曰。業障是。問。如何是業障。答。本來空是。月無語。沙以偈示曰。假有元非有。假滅亦非無。得通償債義。一性更無殊)。
  沉溺無邊巨夜大海。為諸煩惱羅剎所食。未來生死。冥然無涯。
  承上文來。謂苦果無窮。不能自出。猶如扁舟溺于大海。又當長夜。復被羅剎噉。巨夜。即長夜。喻無明不善。大海。喻受苦無窮。煩惱。羅剎。法喻雙舉。煩惱汩沒慧性。如羅剎食人(未來生死。應上三世二句。冥然巨夜。無涯大海。皆前後呼應處)。
  設使報得轉輪聖王。王四天下。飛行自在。七寶具足。命終之後。不免惡趣。
  轉輪聖王。人中第一。輪以金為之。曰轉者。一日四天。隨念飛行。以體圍圓。狀若車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