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3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念佛警策-清-彭际清-第14页

念。而不及一念何邪。又念性剎那生滅。此經七日定力乃生。則未得禪定者無分。若此一念如一稱。成佛釋作一心歸命。則本不應繫十念之後。若止作一念喜愛之心。則全無定力。亦得往生。其勝方便又當超越小本邪。
  十念與此本互相通故。何分優劣。以一念具一切念故。一念未必為劣。以十念即一念故。十念未必為優。是故說一念不妨十念。說十念不妨一念。又剎那際不妨七日。七日不妨剎那際經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或說一念。或說十念。或說七日。或說多劫。皆是如來勝方便故。亦不論定不定。喜愛不喜愛。但一心念佛。無事不辦。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更無疑慮。又何必以難易較其超越也。
  問此七日。若平時姑置待臨終方念。已為天如所呵。今既屬平時。為是七日之後。盡此形壽。更不復亂邪。為復此後雖亂。終得往生邪。若永不復亂。不應止名七日。若更亂者。則已經退轉。何能感佛現前。
  經云。一日乃至七日。是尅期往生。不論臨終平時。一聞佛名。便發猛銳。七日往生者不論。若未生者。在無間斷念念相續豈可七日得定。再不念佛。其執持二字。何以消文。疏中云。執者聞名受之。勇猛果決。不搖奪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貞固。不遺忘故。何云七日後。復隨散亂邪。行者一心正念。更加猛利以終身。如初發念頃。何愁佛不感孚也。
  問鈔中明理一心為觀力成就。則體究全屬觀門。但前言妙觀難成。故顯持名殊勝。今乃復通觀法。仍是定觀勝于持名矣。若云參誰字是體究。則又全屬宗門。且當參話時不應有念。未免兩處負墮義云何通。
  前言妙觀難成。顯持名殊勝。良以娑婆之眾。心多散亂。故持名攝念。勝乎觀門。今乃復通觀法。以觀境殊勝。不妨速於持名。以持名徑捷。不妨超乎觀法。兩處義成。何得云墮。若宗門參究。是逗機之法。不必與淨土和會。如參念佛者是誰。便屬言語道斷。又不可以理路為依傍也。
  問一部疏鈔。大意全重理持。則所明持法。最為要害。今既是持名。復標理觀既是理觀復拈話頭禪淨止觀三法混淆。雖復義理圓融而行人念不歸一。將何為宗。此與一門深入專修無間之旨。復何不侔。
  疏鈔一部。雖則全歸理觀。如元譚云守約則唯事持名。又云舉其名兮兼眾德而咸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則知專尚持名。不妨發明理觀。觀理明徹。如膏益火。則更增猛熾也。如華嚴大部攝無量乘。上根利智頭頭是路。亦不名混淆。但以根器相投。亦吾師翁之善巧耳。
  問疏指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屬理一心。若事一心者。多念止滅少愆。乃又引佛名經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釋云一聞則不待憶念。無量則不但八十億劫。然則何必獨指理一心也。覺于此中自相違礙。又此經亦言聞經聞名。皆得不退。則等閒發願。散亂稱名者。咸不退邪。
  果得一心。則不論理事。疏鈔謂多念止滅少愆者。此是就散亂而冀一心者說也。聞名滅罪。眾生在迷。亦復不知。如地獄聞名。即得究竟。并獲往生者。何止滅罪。蓋論眾生心力之勤怠耳。大凡教中論理論事。論定論散。如用兵之法式。臨陳決勝。貴在當人。必不以法式楷定。然後為正論也。
  問棗柏言華嚴一乘大道。非往生菩薩境界。何故華嚴長子。乃以十願導歸極樂。如生公說闡提有佛性。則後出涅槃為證。今行願全與棗柏不符。則一論宗旨。竟將安歸。乃雲棲但拈出導歸之文。亦不能折棗柏之誤。當知棗柏未易輕詆。今欲和會兩義其說云何。
  棗柏謂華嚴非往生菩薩境界。為顯一乘。不妨抑彼揚此。普賢導歸極樂。正謂攝無量乘故。棗柏為化大心凡夫頓入華藏故。普賢是華藏中菩薩。以十願導歸極樂者。為三根普利故。如觀方入一隅。則十方普現故。良以大心難發。極樂易生。究竟旨歸。彼此符合。則知棗柏原非錯誤。雲棲安得以是為非邪。
  問諸經多言念佛行人。現前見佛。如遠公三覩聖相等。所謂念佛人佛住其頂。古德教人求志求驗。正在平時。今經止言臨終佛現。豈七日功成。未能現見。僅感臨終邪。抑必現前見已。然後臨終得見邪。
  諸經多言行人現前見佛。亦有當來見佛之語。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其必定二字。深有旨趣。如種穀得穀。必無虗棄之功也。遠公三覩聖像現前見佛也。淨土諸師臨終感佛來迎。當來見佛也。由此觀之。只愁不念佛。不愁行人。不見佛也。無論平時七日。但一心不亂。專持名號。喚醒自性彌陀。一切佛菩薩皆影現其中矣。
  問世尊言諸修行人。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猶如煑沙欲成嘉饌。今念佛心是攀緣心邪。非攀緣心耶。若用攀緣心者。一切覺觀思惟。皆是生死根本。若非攀緣心者。何言念性生滅。因果殊感。若云此生滅心即不生滅心。何云煑沙。乃法華所云。若人散亂心。一稱南無佛。南能所云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又非用此生滅心邪。
  世尊斥世間人認攀緣心為自性。非斥用攀緣心入自性。豈不聞圓覺云。以幻修幻。天台專用六識。阿難云。供養如來。亦因此心。永退善根。亦因此心。以此推之。此心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