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云禪者。乃體究念佛。即持名中理持工夫。然持名至理一心之極。達磨禪。四禪八定。非二致也。
  禪淨雙修。宜先禪後淨。前已聞命。但何以不可齊修。其有說乎(二十五)。
  念佛不怕取相。參禪先要離相。取與離。難以並行修習。
  滯名著相。未離妄緣。達士所譏。良由是矣(二十六)。
  念阿彌陀佛正覺圓滿之名。觀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之相。如此滯著。只怕未能切實。果能切實。則世間種種幻化妄緣。自當遠離。正是捨妄歸真之法。背塵合覺之方。況此取相離相。皆是入門方便。譬若心欲到家。不從其門而入。還能到家否。
  每見古德指示念佛之間。覷箇是誰。與參話頭相似。又云自問阿那箇是本性阿彌陀。其法如此(廿七)。
  此是後代師家變法。並非佛說淨業正旨。在師家意中欲人悟明本性。然間看誰字尚可。若自問阿那箇是本性阿彌陀。未免引起識情湊泊之弊。近時為師者遷就學人尤甚。作家宗師。決不如是。
  學者皆稱參禪能悟。念佛不能悟。故知念佛不及參禪(二十八)。
  念佛不能悟。齊東野人之語。楞嚴大勢至圓通章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言心開。豈非悟境。觀經上器往生章云。解第一義。言解第一義。豈非悟境。達唯心淨土。了本性彌陀。言達言了。豈非悟境。以要言之。體究念佛。皆悟境也。觀雲棲疏鈔理一心文中自明。不過淨土法門。以信願往生。而行修念佛。是緊要正旨。悟不悟。不計也。所以永明禪師有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之料簡。當知非因無能悟而言此也。至于達磨禪宗。學者若到桶底脫落。更透過末後牢關。做箇脫灑漢子。此等人作略。超過一切法門。所以謂之祖師禪也。
  四種念佛。其說如何(二十九)。
  四種者。謂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也。觀像所以束斂身心。可為觀想之前導。持名之助緣。實相者。離一切相之相也。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持名至理一心。觀想至覺觀雙亡。則同歸實相也。此念佛之極則。神功妙用。非口頭三昧者所能窺測。
  念佛素稱簡易。何以今說如是之難(三十)。
  簡易之語。其意有二。一則就其中下之根。說要截斷輪迴。徑往西方。永超生死。只消專志念佛。心不顛倒。不論賢愚。皆能成就。故云簡易。一據六度萬行。祗劫熏修。方成佛道。今則六字洪名。不拘久近。果能正念分明。便得彌陀接引。托質蓮胎。俱臻不退。豈非簡易。
  古人謂萬修萬人去。然今念佛而未必往生者何故(三十一)。
  楞嚴經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此乃感應使然。若萬人真實感。則萬人真實應。此之謂萬修萬人去也。往生念佛之人。口雖念佛。心不依佛。仍舊自逞主見。如何若何。一聞真切語。便難而畏之。一聞方便語。便易而忽之。如此念佛。實則具文而已。未必往生。若見難不畏。見易不忽。常求開導。時切精思。依佛念佛。古人語。決非誑汝。
  既發願往生。只須念佛。何假修諸功德。轉成有漏之因(三十二)。
  凡修佛道。福慧並尊。有漏無漏。隨人心向。不可因有漏之福無常。而遂廢莊嚴佛土之大福德也。故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念佛也。福德因緣。修諸功德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章云。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觀無量壽佛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云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如此等說。難以備舉。學者宜盡心焉。
  念佛本屬易行。若如前說。其不令人裹足乎(三十三)。
  佛不異語。惟在當人善會耳。根性固有利鈍。而人力又有瘠肥。但當思勉其鞠躬盡瘁。豈可漫諉之於力不足也耶。
  在俗念佛。輙為善務糾纏。有何方便。不礙修持(三十四)。
  此事全在當人善於調處。調處得宜。即不礙也。
  念佛與持呪相似否(三十五)。
  不相似。呪具威神之力。不可思議。但如法加持。即成機感。不用體究也。念佛者。有事有理。有性有相。有權有實。要由體究而得明了。故不相似。
  念佛與誦經相似否(三十六)。
  可云相似。何以故。誦經者。散之而為經中若干文義。若干句義。若干字義。收之則不出一佛義。天台云。言佛便周是也。今念佛者。即是念一切經義。一切文義。一切句義。一切字義。何以故。佛是覺義。經云。無上妙覺。徧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是也。
  念佛工夫。有幾等次序。有幾時更為要緊(三十七)。
  次序三。一者專心念佛。二者究心念佛。三者一心念佛。更為要緊三。一者病時。二者老時。三者死時。
  念佛時有雜念起。問此雜念從何來(三十八)。
  人之一身。止有一念。念佛之念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