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尋于生死之業。而不求解脫之方。謂之愍不畏死可也。真能畏死者。必求解脫生死之方。若求解脫。則舍念佛何途之從。舍淨土吾誰與歸。
五不正(淨土晨鐘)
人生如水泡。生滅無常。況世間無非是苦。若大限忽至。平生罪惡。豈得全無。且以目前言之。起一不正念。說一不正話。視一不正色。聽一不正聲。為一不正事。無非過惡。況所食者眾生之肉。所衣者亦殺眾生而得。又況所有過惡。不止於食肉衣帛。思之誠可畏也。閉眼之後。不免隨業緣去。無有出期。唯西方淨土。最為超脫捷徑。色身難得。趂康健時。辦此大事。
五義(寶王論)
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竊然。飄飄然。無定聲之厲也。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其義一也。近而取之。聲光所及。萬禍氷消。功德藂林。千山松茂。其義二也。遠而說之。金容熒煌。以散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其義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其義四也。與魔軍相戰。旗皷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其義五也。具斯眾義。復何厭哉。未若喧靜兩全。止觀雙運。叶夫佛意。不亦可乎。
六度(蓮宗寶鑑)
執持一句阿彌陀佛。一念之中。與理相應。諸法現前。六度具足。布施則心無染著。持戒則不起妄緣。忍辱則能所俱忘。精進則心無間斷。禪定則動靜俱寂。智慧則不立絲毫。
六度(澫益法師說)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癡。師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挂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岐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
六種念(淨土晨鐘)
真切念佛。須具六種念。一勇猛念。太文弱來。不得如孝子報父母深讎。縱高崖深澗。燐途虎窟。必往不怯。故一悲傷念。太灑落來。不得每一想佛。身毛皆竪。五內若裂。如憶少背之慈母。及多慧之亡兒故。一感憤念。太和平來。不得如落第孤寒負才寂寞。每一念及殆不欲生。故一戀慕念。太淡泊來。不得如己。所深愛物。魂夢繾綣。帷恐或失。故一樂事現前踴躍歡喜念。如寒得衣飢得食。故一惡緣照面悔恨激切念。如死裏逃生。故總之心口相一。字字從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
六根(龍舒淨土文)
千般裝點。只為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為一豆之耳。沈檀腦麝。只為兩竅之鼻。食前方丈。只為三寸之舌。妙麗嬌嬈。只為臭腐之身。隨順逢迎。只為狂蕩之意。若能識破。便無煩惱因。有此六根。故生無量事。造無量業。是故如劫火燒諸世界。若悟此理。雖未生淨土。已如生矣。
六信(澫益法師說)
一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竪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虗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之物。我今雖復昏迷倒惑。苟能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己心中。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二信他者。信彼釋迦如來決無誑語。彌陀世尊決無虗願。六方諸佛出廣長舌。决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三信因者。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何況一心不亂。安得非淨土因。是名信因。四信果者。深信淨土上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譬如種苽得苽。種荳得荳。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虗棄。是名信果。五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所以依心所現。一切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土。在於十萬億土之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六信理者。深信極樂國土。雖在十萬億土之遠。而實不出我只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復深信西方。若依若正。若主若伴。皆吾現前一念妙明真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徧故佛心亦徧。佛心徧故一切眾生心性亦徧。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徧。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六不得(淨土或問)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往生。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勸得念佛。此等僥倖。萬中無一。若得病臨死。風刀解體。四大分離。眾苦逼迫。忙怖張皇。不得念佛。更饒你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怕死。擾亂胸懷。若是俗人。兼以家私未明。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不得念佛。更饒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呌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不得念佛。更饒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困頓龍鍾。愁嘆憂惱。只向個衰老身上。左右安排。不得念佛。更饒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壯。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胡思亂想。業識茫茫。不得念佛。更饒你清閒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然些子。境界現前。一個主人。隨他